(1)耳膜振动(2)听骨传递(3)物体振动(4)听到声音(5)机械能转换成神经电冲动A.3—5—1—2—4B.3—1—2—5—4C.3—1—5—2—4D.3—2—1—5—4

题目

(1)耳膜振动

(2)听骨传递

(3)物体振动

(4)听到声音

(5)机械能转换成神经电冲动

A.3—5—1—2—4

B.3—1—2—5—4

C.3—1—5—2—4

D.3—2—1—5—4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略。
更多“(1)耳膜振动(2)听骨传递(3)物体振动(4)听到声音(5)机械能转换成神经电冲动A.3—5—1—2—4B ”相关问题
  • 第1题:

    (1)耳膜振动(2)听骨传递(3)物体震荡

    (4)听到声音(5)机械能转换成神经电冲动

    A.3-5-1-2-4 B.3-1-2-5-4 C.3-1-5-2-4 D.3-2-1-5-4


    正确答案:B

  • 第2题:

    (1)耳膜振动 (2)听骨传递
    (3)物体振荡 (4)听到声音
    (5)机械能转换成神经电冲动

    A. 3-5-1-2-4
    B. 3-1-2-5-4
    C. 3-1-5-2-4
    D. 3-2-1-5-4

    答案:B
    解析:
    事件为:声音的传导过程。物体振荡发出声音,通过耳膜振动传到听骨,在大脑处将机械能转换成神经电冲动,人听到声音。

  • 第3题:

    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
    题目: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2)针对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答案:
    解析:
    (1)正确选项为A。部分同学由于对声音的音调、响度混淆不清,或者对听到声音的条件不理解,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思路:①因为听不到声音说明物体没有振动发声,错选B;②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错选c;③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响,声音大我们就可以听到,错选D。
    (2)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清楚这道题的选项,其中包含的关键信息点有物体发声与我们听到声音。教师:大家回忆一下人听到声音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学生:首先必须有物体在振动,其次必须有介质在传播声音。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两点是正确的,不过还少了一个条件。比如超声波和次声波我们人耳就听不到.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因为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Hz到20000 Hz.如果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低于20 Hz或高于20000 Hz,人耳就觉察不出来。
    教师:所以,根绝这三个条件我们判断出哪个选项正确 哪个选项错误呢 学生:A选项正确,B选项和D选项错误。
    教师:有部分同学选择了C选项,大家思考一下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对应声音的哪种物理量 学生:声音的振幅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声音的频率反映了声音的音调。
    教师:因此物体振幅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C选项也是错误的。同学们理解了人听到声音的条件以及能正确判断声音的响度与音调的区别,这类题目就能迎刃而解。

  • 第4题:

    (1)打通客户服务电话(2)冰箱接地线路故障(3)险些被电灼伤 (4)厂家登门道歉 (5)更换全新冰箱

    A.3—2—4—5—1

    B.2—3—4—1—5

    C.2—3—1—4—5

    D.3—5—4—1—2


    正确答案:C
    事件的过程是:冰箱接地线路出现了故障,用户险些被电灼伤,后打通了客户服务电话,厂家登门道歉并为客户更换了全新的冰箱。 

  • 第5题:

    A.0级肌力
    B.2级肌力
    C.5级肌力
    D.1~2级肌力
    E.3~4级肌力

    延缓肌萎缩发生的电刺激及传递神经冲动的训练适合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