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和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第1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
A.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B.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D.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第2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述()
第3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认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是:()
第4题:
《医贯·内经十二官》指出:()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粮运之津关也;()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道,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激诸脉之行,气之要道也。
第5题: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谁、谁在谁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第6题:
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称()
第7题: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的含义说明了()
第8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这是()。
第9题: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多元论的思想
第10题:
第11题: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朴素辩证的思想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第12题:
多元论的思想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和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第13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
第14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第15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理至固然。”“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第16题: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极为丰富的。下列命题能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是非难辨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无物
第17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第18题:
叶天士《温热论》指出:“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浊邪害清也。”
第19题: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第20题: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第21题: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第22题:
第23题:
多元论的思想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第24题: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