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通常以( )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A.单位利益
B.人民利益
C.国家利益
D.社会公益
第1题:
A.错误
B.正确
第2题:
事业单位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双重属性。
A.历史
B.政治
C.经济
D.地理
第3题:
A.道德取向
B.经济发展
C.文明程度
D.价值取向
第4题:
A.运输效益
B.经济效益
C.工作效益
D.公众效益
第5题: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集体利益
D.少数人利益
第6题:
事业单位按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
A.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
B.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C.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
D.政府办事业单位
第7题:
第8题:
通信企业的生产目的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性。
第9题:
事业单位通常以()为主要发展取向,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
第10题:
社会和政治
社会和经济
政治和经济
社会和文化
第11题:
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
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12题: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人民利益
政府利益
第13题:
事业单位按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
A.具有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
B.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C.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
D.政府办的事业单位
第14题: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 )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A.人民利益
B.社会利益
C.社会公益
D.国家公益
第15题: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 )的需要,不断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A.人民利益
B.国家发展利益
C.社会稳定
D.实现全面小康
第16题: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
A.经济增长
B.四个现代化
C.可持续发展
D.人民利益
第17题:
社会主义的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坚持( )
A.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社会利益服从经济效益
B.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C.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
D.经济效益是惟一的最高原则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提高公务员的时间效率,要求以社会效果和()为准绳来确定事序的排列。
第21题: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单位利益
人民利益
国家利益
社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