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使用烘箱和高温炉时,()。
第5题:
筒式干燥设备出料温度和筒温、热风温度、排潮风量、()、来料温度有关。
第6题:
化学法测定等规指数时,将粉碎后的试样在真空烘箱中()温度下干燥2h,将洗净的玻璃孔漏斗和滤纸筒仿造()温度下干燥1.5h恒重。
第7题:
在石料抗冻性试验中,需将试件放人烘箱烘至恒量,烘箱温度为105~110℃,烘干时间一般为24 ~48h。
第8题:
制备沥青针入度试样时,应将沥青注入盛样皿中,若采用小盛样皿,在15~20℃室温中冷却1~1.5h,然后再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
第9题:
将车辙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已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也不得多于().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0.5℃。
第10题: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10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000g,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10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第11题: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过筛,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5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过筛,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过筛,称取约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2000g,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过筛,称取约1000g的试样两份备用
第12题:
将样品缩分至标准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80微米的颗粒后分成两份备用。
将样品缩分至标准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当两次结果的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当两次结果的之差大于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关于碎石或卵石的中含泥量试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测定混凝土外加剂中固体含量试验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第17题:
筒式干燥设备出料温度与筒温、热风温度、()、来料水分、来料温度有关。
第18题:
有自动控温装置的量热仪自动控温装置的灵敏度应能达到使点火前和终点后内筒温度保持稳定,即5min内温度变化平均不超过0.0005K/min;在一次试验的升温过程中,内外筒间热交换量应不超过20J。
第19题:
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试验内容: ①将盛有试样的铝盒打开盒盖,置于烘箱中充分烘干; ②称取铝盒和烘干试样质量; ③称取铝盒质量; ④将盛有试样的铝盒,盖紧盒盖并放置冷却; ⑤试样粉碎后放入铝盒,盖上盒盖后称取质量。 正确试验步骤为()。
第20题:
针入度试验中,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应保温不少于()(大盛样皿)。
第21题:
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中
烘箱的温度为100~150度
烘干时间为35min
取出置于试验室中冷却30min
第22题:
1h
3h
5h
8h
第23题:
①-③-②-④-⑤-⑥
①-②-④-③-⑤-⑥
①-③-②-⑤-④-⑥
③-①-④-⑤-②-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