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2)有关试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B.路面清扫面积不少于50cm×50cm C.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D.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2次,2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题目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2)有关试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B.路面清扫面积不少于50cm×50cm
C.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D.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2次,2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相似考题
更多“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2)有关试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灌砂法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选点②称量③测余砂质量④挖坑⑤标定锥砂⑥测含水率⑦计算。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⑤④②⑥③⑦
    B.①④③⑤②⑥⑦
    C.④⑤①③②⑥⑦
    D.④⑤②③①⑥⑦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承载板法测试回弹模量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①测定土基的压力-变形曲线。②测定总影响量。③用千斤顶开始加载,注视测力环或压力表,至预压和稳压,使承载板与土基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的工作情况应正常,然后放松千斤顶油门卸载。④在紧靠试验点旁边的适当位置,用灌砂法或环刀法等测定土基的密度。⑤计算各级荷载的回弹变形和总变形。⑥在试验点下取样,测定材料含水率。(1)以上试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③①⑤⑥②④
    B.③①②⑤⑥④
    C.③①⑤②⑥④
    D.③①②⑥⑤④

    答案:C
    解析:
    (1)⑤在②之前,②在⑥之前。

  • 第3题:

    承载板法测试回弹模量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4)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中,刚性承载板的板厚和直径一般为( )。

    A.板厚20mm
    B.板厚40mm
    C.直径30cm
    D.直径76cm

    答案:A,C
    解析:
    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中需要刚性承载板一块,板厚20mm,直径为30cm。

  • 第4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3)用铺砂法测定路面表面构造深度,若细砂没有摊铺好,表面留有浮动余砂或用的砂过粗,则试验结果( )。

    A.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小
    B.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大
    C.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大
    D.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小

    答案:D
    解析:
    若细砂没有摊铺好,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小。

  • 第5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
    ①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
    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
    ②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
    ③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
    ④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
    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摊开,是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

    有关试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B.路面清扫面积不少于50cmX50cm
    C.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D.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2次,2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答案:A,C
    解析:

  • 第6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5)有关试验仪器与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量砂筒带-专门的刮尺,可将筒口量砂刮平
    B.推平板底面粘一层厚0.5mm的橡胶片,上面有-圆柱把手
    C.量砂为,粒径为0.15~0.3mm的匀质砂
    D.量砂筒的尺寸与容积必须严格测量确定或者经过检定,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


    答案:A,C,D
    解析:
    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底面粘一层厚1.5mm的橡胶片,上面有-圆柱把手。

  • 第7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时,做法正确的是( )。

    A.量砂应为干燥洁净的中砂
    B.试验区域面积不少于30cm×30cm
    C.摊铺时,应用推平板由里向外反复做旋转摊铺运动进行摊铺
    D.砂的粒径范围0.15-0.3mm

    答案:B,C,D
    解析:
    量砂需要干净洁净的匀质砂(取洁净的细沙,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于适当容器中备用。

  • 第8题:

    下列有关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构造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铺砂法的测试指标为构造深度TD
    B.铺砂法是将已知体积的砂,摊铺在所要测试路表的测点上,以表面不留浮砂为原则,量取摊平覆盖的面积
    C.砂的体积与所覆盖平均面积的比值,即为构造深度
    D.铺砂法是定点测量,设备成本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答案:A,B,C,D
    解析:
    铺砂法是将已知体积的砂,摊铺在所要测试路表的测点上,以表面不留浮砂为原则,量取摊平覆盖的面积。砂的体积与所覆盖平均面积的比值,即为构造深度。铺砂法是定点测量,原理简单,设备成本低,测试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 第9题:

    请叙述砂的堆积密度的试验步骤、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 先将公称直径5.00mm的筛子过筛,然后取经缩分后的样品不少于3L,装入浅盘,在温度100±5℃的烤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验烘干后若有结块,应在试验前予以捏碎。
    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勺,将它徐徐装入容置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量筒距离不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m1
    试验结果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pL=(m1-m2)/V×1000
    pL式中-堆积密度(kg/m3);m1-容量筒的质量(kg);
    m2-容量筒和砂的总质量;V-容量筒容积(L)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 第10题:

    下列试验步骤中属于砂浆配合比试验的有()

    • A、计算砂浆试配强度
    • B、进行砂浆试配
    • C、确定每平方米砂用量
    • D、配合比确定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单选题
    手工铺砂法测定路面抗滑构造深度的试验内容包括:①按随机取样的方法选择测点,并将测点清扫干净; ②用钢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并取其平均值; ③向量筒中注砂,并轻磕使砂密实; ④准备好洗净晾干的细砂; ⑤同一处平行测定3次; ⑥把砂倒在路面上,用推平板由里向外摊开成圆形; 正确的试验步骤排序为()
    A

    ④③①②⑤⑥

    B

    ④②①③⑤⑥

    C

    ④①③⑥②⑤

    D

    ④②③①⑤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正确试验步骤是()。 ①、倒入水泥试样; ②、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③、湿润搅拌设备; ④、标准砂倒入导流槽; ⑤、倒入拌合水。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①③④①②

    C

    ②③④⑤①

    D

    ②③④①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承载板法测试回弹模量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3)在用承载板法测试土基回弹模量试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采用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形变
    B.计算回弹模量时以实测回弹形变代入公式
    C.当两台弯沉仪百分表读数之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平均值
    D..安置承载板前,应在土基表面撒一屡细砂

    答案:B,C,D
    解析:
    各级压力的回弹变形值加上该级的影响量后,则为计算回弹变形值;当两台弯沉仪百分表读数之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平均值。如超过30%,则应重测;仔细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细砂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夹层。

  • 第14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
    ①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
    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
    ②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
    ③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
    ④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
    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摊开,是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

    铺砂法适用于()构造深度

    A.测定基层表面
    B.测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
    C.测定沥青路面表面
    D.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
    ①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
    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
    ②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
    ③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
    ④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
    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摊开,是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

    则试验结果()

    A.表面理由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小
    B.表面理由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大
    C.表面理由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大
    D.表面理由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小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①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②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③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④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摊开,是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2)有关试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B.路面清扫面积不少于50cm50cm
    C.摊铺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D.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2次,2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答案:A,C
    解析:

  • 第17题:

    灌砂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选点②称量③测余砂质量④挖坑⑤标定锥砂⑥测含水率⑦计算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④②⑥③⑦
    C.④⑤①③②⑥⑦
    B.①④③⑤②⑥⑦
    D.④⑤②③①⑦⑥


    答案:A
    解析:

  • 第18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时,做法正确的是()。

    A.量砂应为干燥洁净的中砂
    B.试验区域面积不少于30C.m×30C.m
    C.摊铺时,应用推平板由里向外反复做旋转摊铺运动进行摊铺
    D.砂的粒径范围0.15-0.3mm


    答案:B,C,D
    解析:
    量砂需要干净洁净的匀质砂(取洁净的细沙,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于适当容器中备用。

  • 第19题:

    手工铺砂法测试路面构造深度时,量砂回收处理后,可以重复利用。()


    答案:错
    解析:
    量砂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 第20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①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表面上轻轻叩打,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刮平;②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③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④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作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向外摊开,是砂填入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3)用铺砂法测定路面表面构造深度,若细砂没有摊铺好,表面留有浮动余砂或用的砂过粗,则试验结果( )。

    A.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小
    B.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大
    C.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小;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大
    D.表面留有浮动余砂,试验结果偏大;若用的砂过粗,试验结果偏小

    答案:D
    解析:

  • 第21题: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正确试验步骤是()。 ①、倒入水泥试样; ②、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③、湿润搅拌设备; ④、标准砂倒入导流槽; ⑤、倒入拌合水。

    • A、①②③④⑤
    • B、⑤①③④①②
    • C、②③④⑤①
    • D、②③④①⑤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中,量砂筒装满砂之后可直接进行试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判断题
    手工铺砂法试验中,量砂筒装满砂之后可直接进行试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