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分为: ①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该阶段是针对设计要求,根据原材料具有的性能,采用经验的方法提出初步配合比; ②基准配合比阶段:该阶段通过实际拌和实际测定的方法,提出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 ③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该阶段采用增加或减少用水量,通过改变混凝土水灰比的方法,确定满足强度要求的配合比; ④工地配合比设计阶段:该阶段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的用量,提出工地实际所需的配合比。 上述叙述中完全正确的内容是()
第4题: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确定()配合比。
第5题:
自拌混凝土,应在开盘前()小时左右,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
第6题: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第7题:
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毛体积密度,是为修正、核实混凝土()计算中的材料用量。
第8题:
实测砂石含水率
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间的关系
施工条件差异和变化及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
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
第9题:
实测砂石含水率
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间关系
施工条件差异和变化及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
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
第10题:
第11题:
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关系,用水胶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等确定计算初步配合比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
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第12题:
实测砂石含水率
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间关系
施工条件差异和变化及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和()的设计要求。10、混凝土配合比应以()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
第16题:
已知C30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为1 : 1.89 : 3.55,w/c=0.40。每m2混凝土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370Kg,经测定现场砂的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1% 。 试写出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第17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粗骨料含水率应()。
第18题:
市政公用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经过四个步骤,其中在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进行配合比调整并提出施工配合比的依据是()。
第19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中,在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应根据()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第20题:
级配
含水率
密度
比例
第21题:
第22题:
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间关系
实测砂石含水率
施工条件差异和变化及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
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
第23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