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
第3题:
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量值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第4题: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第5题:
下列不属于测量结果重复性条件的是()。
第6题:
重复性是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测量仪器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第7题:
误差是一个确定的量值,因此误差合成应采用代数相加的方法
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一般是不同的,它们的测量误差也不同
在重复性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一般是不同的,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相同
误差仅与测量结果及被测量的真值或约定真值有关
第8题: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不确定度
引用误差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不同测量结果的误差是相同的
不同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相同的
不同测量结果的误差是不同的
不同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不同的
第11题: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不确定度
引用误差
第12题:
测量重复性
测量复现性
测量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第13题:
同一个量,在重复条件下,不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是相同的。
第14题:
不确定度小,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高;不确定度大,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低。因此,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必须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第15题:
在重复条件下,测量16次,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A类标准不确定度是()。
第16题:
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个量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是测量的()的估计值
第17题:
扩展不确定度的定义是( )
第18题:
计量标准的()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
第19题:
通常情况下,测得值包含测量结果和测量不确定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用多次测量的测得值求出算术平均值,该算术平均值称为测量结果
必要时,可以对测得值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测得值称为测量结果,其测量不确定度相应减小
当认为代表被测量的真值范围与测量不确定度相比小得多时,量的测得值可认为是实际唯一真值的估计值
第20题:
测量某杆长度时测微计的温度是影响量
影响量不影响间接测量过程中示值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测量时应完全消除各种影响量,是测量不确定度等于定义的不确定度
计算不确定度时考虑了测量重复性,因此测量仪器的短期不稳定性不是测量中的影响量
第21题:
校准和测量能力是指“常规条件下供给用户的校准和测量能力”
每一项校准项目的不确定度越大,表示测量水平越高
同一个校准项目,每一次校准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可能是不同的
计量技术机构的每一项校准项目的校准和测量能力应向顾客公布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随机误差
相对误差
系统误差
不确定度
绝对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