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锚杆设计的主要参数有()。
第6题:
锚网索支护时若帮顶压力较大时可以()。
第7题:
锚杆眼的直径、间距、排距、深度、方向(与岩面的夹角)等,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第8题:
锚杆支撑时,应合理布置锚杆的间距与倾角,锚杆上下间距不宜小于()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m;锚杆倾角宜为15°~25°,且不应大于45°。最上一道锚杆覆土厚度不得小于()m。
第9题:
长度
间距
直径
排距
强度
第10题:
锚杆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和强度
锚杆锚固药卷的材质、规格、配比和性能
锚杆的间距和排距
喷射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锚杆的外露长度
第11题:
锚杆挡墙支护结构立柱的间距宜采用2m
锚杆挡墙支护结构中锚杆上下排距不宜小于2.5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2.0m
第一排锚杆位置距坡顶的距离不宜小于4.0m
锚杆倾角宜采用10°~35°
第12题:
±50mm
±100mm
±150mm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隧道开挖进尺应根据围岩情况进行控制Ⅴ、Ⅵ级围岩上台阶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应大于()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榀钢架间距;边墙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2榀;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第18题: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规定锚杆间距、排距允许偏差()。
第19题:
怎样合理的选择锚杆类型和参数,使围岩中有效的形成承载圈() ①根据地质、工程断面和使用条件等选的锚杆类型、直径、长度、数量、间距和布置形式 ②锚杆间距一般应能充分发挥喷层作用和施工方便 ③合理的锚杆数量是恰好使初期喷层刚好达到稳定状态 ④锚杆间距与锚杆长度有关 ⑤锚杆的纵向间距最好与掘进进尺相适应,还要结合施工方法综合考虑 ⑥锚杆的最小长度应超过松动圈厚度 ⑦锚杆应尽量穿过较多的层理和裂隙 ⑧锚杆的布置应当采取重布置点和局部布置相结合的形式 ⑨锚杆的方向应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小的角度
第20题:
锚杆支撑时,应合理布置锚杆的间距与倾角,锚杆上下间距不宜小于(),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锚杆倾角宜为15°~25°,且不应大于45°。最上一道锚杆覆土厚度不得小于4m。
第21题:
1 2
3 2
2 1
2 3
第22题:
1m
2m
3m
4m
第23题:
减小锚杆间排距
增大锚杆间排距
缩短锚杆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