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试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每一测区取粉的钻孔数量不少于3个 B:取粉孔不允许与碳化深度测量孔合并使用 C:钻孔取粉应分孔收集,即每个孔的粉末收集在一个袋中 D:不同测区的测孔,但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袋中 E:钻孔取粉应分层收集,同一测区、不同测孔、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袋中

题目
关于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试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每一测区取粉的钻孔数量不少于3个
B:取粉孔不允许与碳化深度测量孔合并使用
C:钻孔取粉应分孔收集,即每个孔的粉末收集在一个袋中
D:不同测区的测孔,但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袋中
E:钻孔取粉应分层收集,同一测区、不同测孔、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袋中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E
解析:
用一硬塑料管和塑料袋收集粉末,对每一深度应使用一个新的塑料袋收集粉末,每次采集后,钻头、硬塑料管及钻孔内都应用毛刷将残留粉末清理干净,以免不同深度的粉末混杂。
同一测区不同孔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塑料袋内,质量应不少于25g,若不够可增加同一测区测孔数量。不同测区测孔相同深度的粉末不应混合在一起。
注意钻孔数量和分层收集的要求。不同测区的工作环境、质量状况都可能不同,因此不同测区的测孔即使相同深度的粉末也不能收集在一起。
更多“关于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试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混凝土中砂浆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测定和混凝土中砂浆的氯离子总含量测定的区别包括( )。

    A.样品处理时浸泡的溶液
    B.样品处理时浸泡的时间
    C.滴定所用的溶液
    D.滴定时的指示剂
    E.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的颜色

    答案:A,C,D,E
    解析:
    细节差异:(1)前者采用蒸馏水,浸泡24h;滴加酚酞试剂呈微红色,再用稀硫酸中和至无色,加络酸钾后,立即用硝酸银滴至砖红色;(2)后者用稀硝酸,浸泡24h,滴加硝酸银,采用硫氰酸钾滴定至红色,维持5-10s不褪色为终点

  • 第2题: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是指其各种原材料所含氯离子和。


    答案:对
    解析:
    ★应用外加剂注意事项: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总碱量是指其各种原材料所含氯离子和碱含量之和。

  • 第3题:

    下列选项属于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试验方法的有()。

    A.硫氰酸铵容量法
    B.高锰酸钾滴定法
    C.磷酸蒸馏一汞盐滴定法
    D.甘油酒精法

    答案:A,C
    解析:
    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试验方法包含:硫氰酸铵容量法(基准法)、磷酸蒸馏。汞盐滴定法(代用法)。所以答案为AC。

  • 第4题: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时,可评定钢筋锈蚀的可能性不确定。

    A.>2
    B.<0.15
    C.[0.15;0.40]
    D.[0.40;0.70]

    答案:C
    解析:
    P156表3-7总结:氯离子含量小于0.15,诱发的可能性很小,评定标度为1;0.15—4是不确定,评定标定为2;0.4—0.7,有可能诱发钢筋锈蚀,评定标度为3;0.7—1.0,会诱发钢筋锈蚀,评定标度为4;大于1.0,钢筋锈蚀活化,评定标度为5。

  • 第5题: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可采用在结构构件上钻取同样深度的混凝土粉末样品通过化学分析进行测定


    答案:错
    解析:
    P152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可采用现场按混凝土不同深度取样。

  • 第6题: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为 0.73 时,有可能诱发钢筋锈蚀。()


    答案:错
    解析:

  • 第7题: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测定时,取粉孔不可与碳化深度测量孔合并使用。( )


    答案:错
    解析:
    P152第13行每一测区取粉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3个,取粉孔可与碳化深度测量孔合并使用。

  • 第8题:

    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中对细骨料氯离子含量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钢筋混凝土,不得大于干砂质量的0.06%;预应力混凝土,不得大于干砂质量的0.02%。

  • 第9题:

    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包括()、()、粗骨料、细骨料、水、外加剂等所含氯离子含量之和。


    正确答案:水泥;矿物掺合料

  • 第10题: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所用仪器注射器规格为()、()。


    正确答案:1.0ml;2.5ml

  • 第11题:

    填空题
    用于钢筋混凝土的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

    正确答案: 0.10,0.06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所用仪器注射器规格为()、()。

    正确答案: 1.0ml;2.5ml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标准试验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该方法以电通量指标来快速测定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B.该方法可用于检验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C.该方法适用于直径为952mm,厚度为513mm
    D.该方法适用余掺亚硝酸钙的混凝土

    答案:A,B,C
    解析: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电通量的试验方法依扌有两个,扩散系数的试验依据有一个。具体试验方法汇总见表ll-15o1.适用于直径为952mm,厚度为513mm的素混凝土试件或芯样;

  • 第14题:

    如果海砂的氯离子含量限值为胶凝材料的0.07%,混凝土的水胶比β为0.40,氯离子质量换算为摩尔质量的系数为1/3.55,则采用快速测定法检测海砂中的氯离子含量所配制的氯离子含量允许限值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应为( )。

    A.0.008mol/l
    B.0.099mol/l
    C.0.621mol/l
    D.0.049mol/l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 )全面叙述了与混凝土耐久性有关的因素。Ⅰ.环境类别;Ⅱ.设计使用年限;Ⅲ.混凝土强度等级;Ⅳ.混凝土中的碱含量;V.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

    A.Ⅰ、Ⅱ、Ⅲ
    B.Ⅲ、Ⅳ、V
    C.Ⅰ、Ⅱ、Ⅲ、Ⅳ
    D.Ⅰ、Ⅱ、Ⅲ、Ⅳ、V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可采用在结构构件上同一测区钻取同样深度的混凝土粉末样品通过化学分析进行测定。( )(2013真题)


    答案:对
    解析:
    对每一深度应使用—个新的塑料袋收集粉末,每次采集后,钻头、硬塑料管及钻孔内都应用毛刷将残留粉末清理十净,以免不同深度粉末混杂。同一测区不同孔相同深度的粉末町收集在一个塑料袋内,重量不应少于25g,若不够,可增加同一测区测孔数量。不同测区测孔相同深度的粉末不应混合在一起。采集粉末后,塑料袋应立即封门保存,注明测区、测孔编号及深度。

  • 第17题: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试验,同一测区的不同取样孔,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塑料袋内。


    答案:对
    解析:
    同一测区不同孔相同深度的粉末可收集在一个塑料袋内,质量不少于25g,若不够可增加同一测区测孔数量。不同测区测孔相同深度的粉末不应混合在一起。

  • 第18题: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评定标度,是根据测区的最高氯离子含量值确定的。( )


    答案:对
    解析: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第5.5条的相关规定。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可诱发并加速钢筋锈蚀,氯离子含量越高,则钢筋发生锈蚀的可能性越大。根据测区的最高氯离子含量值确定其标度。

  • 第19题:

    关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试验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方法以电量指标来快速测定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 B、该方法适用于检验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 C、该方法适用于直径为95±2mm、厚度为51±3mm的素混凝土试件或芯样
    • D、该方法适用于掺亚硝酸钙的混凝土

    正确答案:A,B,C

  • 第20题:

    用于钢筋混凝土的水泥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


    正确答案:0.10;0.06

  • 第21题: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所用试剂中氮气纯度不小于()%。


    正确答案:99.8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预应力混凝土配置中不正确的是(   )。
    A

    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B

    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 550kg/m<sup>3</sup>。

    C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规范允许的范围

    D

    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折合氯化物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 0.06%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测定所用试剂中氮气纯度不小于()%。

    正确答案: 99.8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