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复合式衬砌的防水层施工应在()进行
第7题:
以下关于喷锚暗挖法隧道初期支护安全控制要点正确的是()。
第8题:
壁后回填注浆孔应在初期支护结构施工时预留(埋),其间距为();高压喷射注浆的喷射孔间距宜为()。
第9题:
1
2
3
5
第10题:
测量准确度、衬砌厚度、强度、衬砌背后回填密实度及防水效果
隧道限界、衬砌厚度、强度、衬砌背后回填密实度及防水效果
初期支护、衬砌厚度、强度、衬砌背后回填密实度及防水效果
初期支护、隧道限界、衬砌强度、衬砌背后回填密实度及防水效果
第11题:
后注浆法是指在井巷掘砌之后所进行的注浆工作
后注浆法是为了减少井筒涌水,杜绝井壁和井帮的渗水采取的治水措施
后注浆法是一种永久支护的措施
后注浆法是在凿井前或在井筒掘进到含水层之前所进行的注浆工程
后注浆法是一种暂时性支护措施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1)隧道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据开挖面不宜大于5M,在不稳定的岩体中,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工序。(2)钢筋格栅拱架就位后,必须支撑稳固,及时按设计要求焊(栓)连接成稳定整体(3)初期支护应预埋注浆管。机构完成后,及时注浆加固,填充注浆滞后开完面距离不得大于5m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在防水要求不高,围岩有足够的自稳能力时,地铁区间隧道亦可采用单层的模筑混凝土衬砌,不做()和防水隔离层。
第18题:
浅埋暗挖法隧道初期支护施作的及时性及支护的强度和刚度,对保证开挖后隧道的稳定性、减少地层扰动和地表沉降,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诸多支护形式中,()支护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最佳支护形式结构。
第19题:
简述隧道初期支护后如果出现大面积渗漏水时将如何处理。
第20题:
喷锚暗挖隧道施工应充分利用围岩自承作用,开挖后及时施工初期支护结构并适时()。
第21题:
渗透注浆
电动注浆
超前小导管注浆
劈裂注浆
第22题:
闭合
注浆
超前支护
施工二衬
第23题:
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5m
在稳定岩体中可先开挖后支护,支护结构距开挖面不宜大于2倍洞径
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5m
初期支护结构完成后,及时填充注浆,注浆滞后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2倍洞径
在不稳定岩体中,支护必须紧跟土方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