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中试桩的竖向变形观测:每级加载后按第()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min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并仔细观察记录混凝土桩身外露部分开裂情况。变形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变形量不超过()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3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第3题:
一般潮汐站,每隔1h或0.5h在整点或半点时观测一次,并在高、低潮前后,应每隔()观测一次,应能测到高、低潮水位及其出现时间。
第4题: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后,每第5,10,15min时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min读一次,累计1小时后每隔()min读一次。
第5题:
循环工况坐岗要求每隔()记录一次,特殊情况下加密观测记录。
第6题:
试坑双环注水试验结束的稳定条件是,向内外环同时注水使之保持10cm高的水深,开始每隔5min量测一次,连续观测5次,之后每隔15min量测一次,连续量测2次,以后每隔30min量测一次并至少量测5次,当连续2次观测的注入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注入量的10%时,试验即可结束,取()作为计算值。
第7题:
按间隔10min、10min、10min、10min、10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读一次沉降量,
按间隔10min、10min、15min、15min、15min,以后为每隔15min读一次沉降量,
按间隔10min、10min、10min、10min、10min,以后为每隔15min读一次沉降量,
按间隔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读一次沉降量,
第8题:
每级加载完毕后,立即观测一次
每级加载完毕后,每隔15min观测一次
每级加载完毕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
每级加载完毕后,每隔15min观测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
第9题:
预压2级30min后卸载为零,然后开始试验
加载前,每隔10min的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加载前,每隔10min的读数一次,连续二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加载前,每隔10min的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小于0.01mm,可开始试验
第10题:
第11题:
一般潮汐站
河道站
水库站
堰闸测流站
第12题:
平均
高、低潮
高潮
低潮
第13题:
第14题:
潮汐站一般应每隔1h或0.5h在整点或半点时刻观测一次,并在高、低潮前后,应每隔5~15min观测一次,应能测到()水位及其出现时间。
第15题:
一般情况下,对地观测卫星可以每隔几个小时对地球上的特定区域观测一次。
第16题:
在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过程中,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
第17题:
(),每隔1h或0.5h在整点或半点时观测一次,并在高、低潮前后,应每隔5~15min观测一次,应能测到高、低潮水位及其出现时间。
第18题:
基桩静荷载试验时正确的沉降观测方法是()。
第19题:
加荷分级不宜少于8级,每级加载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20 ~1/8
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加荷,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加载过程中同时应进行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应每隔20min观测一次
加载过程中同时应进行沉降观测,每级加载累计th后,每隔15min观测一次
第20题:
连续两次观测值之差小于5cm/min
连续两次观测值之差小于5cm
2h内变幅不大于1cm
2h内变幅不大于5cm
第21题:
20min
30min
15min
10min
第22题:
最大注入量
最小注入量
平均注入量
最后一次注入量
第23题:
1~5min
5~10min
5~15min
6~1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