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按下表确定。由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更多“监控量测必测项目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距离为1~2倍隧道开挖宽度时,监控量测频率宜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Ⅲ级围岩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断面布设间距宜为( )。

    A:15~30m
    B:5~10m
    C:30~50m
    D:10~15m

    答案:C
    解析: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规定Ⅲ级围岩布设间距为30~50m;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10~30m;√~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

  • 第2题:

    隧道施工净空位移监控量测时,当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为0-1倍开挖宽度时,量测频率为( )。

    A:1次/d
    B:2次/d
    C:3次/d
    D:4次/d

    答案:B
    解析:
    应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检查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施工状况发生变化时(开挖下台阶、仰拱或撤除临时支护等),应增加检测频率。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位移速度≥5mm/d时,量测频率为2—3次/d;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为(0—1)b时,量测频率为2次/d。

  • 第3题:

    必测项目量测频率一般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分别确定,然后取两者中的频次较低者作为实际量测频率。( )


    答案:错
    解析:
    由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应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 第4题:

    隧道开挖时预留变形量大小宜根据监控量测信息进行调整。(2017真题)( )


    答案:对
    解析:
    隧道开挖轮廓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变形量,预留变形量大小宜根据监控量测信息进行调整。

  • 第5题:

    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及时埋设,要求在距离开挖面2米范围内,开挖后( )内完成,在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读取初读数。

    A.6h
    B.12h
    C.24h
    D.48h

    答案:C
    解析:
    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及时埋设,要求在距离开挖面2米范围内,开挖后24h内完成,在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读取初读数。

  • 第6题: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根据量测时间判定量测频率时,当量测频率为1~2次/周时,对应的量测间隔时间段为( )。

    A.1~15天
    B.16天~1个月
    C.1~3个月
    D.大于3个月

    答案:C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按照量测间隔时间量测频率规定见下表。

  • 第7题:

    隧道按距开挖面距离监控量测频率说法不正确的是()。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 A、(0~1)B·1~2次∕d
    • B、(1~2)B·1次∕d
    • C、(2~5)B·1次∕(2-3)d
    • D、>5B·1次∕周
    • E、(1~2)B·1次∕周

    正确答案:E

  • 第8题: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的项目是哪些?


    正确答案: Α、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
    B、周边位移;
    C、拱顶下沉;
    D、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

  • 第9题: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频率:可根据位移速度和()确定

    • A、开挖时间
    • B、初衬支护时间
    • C、二衬支护时间
    • D、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单选题
    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时要求仪器(测点)埋设要尽量靠近开挖掌子面,距离不超过()。
    A

    1m

    B

    2m

    C

    3m

    D

    4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隧道监控量测,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在每次开挖后()内取得初读数
    A

    6h

    B

    12h

    C

    24h

    D

    48h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通常情况下,必测项目量测频率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在一倍隧道洞径以内,一天量测()次,距离在一到两倍隧道洞径之间,一天量测()次。

    正确答案: 二,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监控量测测点,不管是必测项目还是选测项目都要及时埋没,要求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下一循环开挖或爆破前读取初始读数。


    答案:错
    解析:
    P471洞内必测项目,各测点应在不受到爆破影响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并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选测项目测点埋设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 第14题:

    隧道监控量测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要求确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监测点距开挖面为1倍隧道开挖宽度时,允许值为0.6倍极限相对位移
    B.监测点距开挖面为2倍隧道开挖宽度时,允许值为0.9倍极限相对位移
    C.监测点距开挖面为5倍隧道开挖宽度时,允许值为0.95倍极限相对位移
    D.监测点距开挖面较远时,允许值为1倍极限相对位移

    答案:B,D
    解析:
    监控量测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由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或是采用隧道设计的预留变形量作为极限相对位移要求确定。监测点距开挖面为1倍隧道开挖宽度时,允许值为0.65倍极限相对位移;监测点距开挖面为2倍隧道开挖宽度时,允许值为0.9倍极限相对位移;监测点距开挖面较远时,允许值为1倍极限相对位移。

  • 第15题:

    某双车道公路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掘进,对该隧道进行施工监控量测,请同答以下问题
    下列属于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的是( )。

    A.地表下沉
    B.拱顶下沉
    C.周边收敛
    D.衬砌内部应力

    答案:A,B,C
    解析:

  • 第16题:

    隧道开挖时预留变形量大小宜根据监控量测信息进行调整。( )


    答案:对
    解析:

  • 第17题:

    某双车道公路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掘进,对该隧道进行施工监控量测,请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属于监控量测的选测项目的有( )。

    A.拱脚下沉
    B.爆破震动
    C.隧底隆起
    D.水量

    答案:B,C,D
    解析:
    2020版教材474页:选测量测项目内容较多,包括: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围岩与喷射混凝土间接触压力量测、喷射混凝土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量测、喷射混凝土内应力量测、二次衬砌内应力量测、钢支撑内力量测、围岩弹性波速、爆破振动量测等。

  • 第18题: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为().

    • A、洞内外观察
    • B、水平净空变化量测
    • C、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测
    • D、拱顶下沉量测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通常情况下,必测项目量测频率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在一倍隧道洞径以内,一天量测()次,距离在一到两倍隧道洞径之间,一天量测()次。


    正确答案:二;一

  • 第20题:

    隧道施工净空位移监控量测时,当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为(0-1)倍开挖宽度时,量测频率为()

    • A、1次/天
    • B、2次/天
    • C、3次/天
    • D、4次/天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必测的项目有()。

    • A、地表沉降监测
    • B、施工进度观测
    • C、隧道净空收敛量测
    • D、拱顶下沉量测

    正确答案:A,C,D

  • 第22题:

    单选题
    隧道周边位移量测频率:可根据位移速度和()确定
    A

    开挖时间

    B

    初衬支护时间

    C

    二衬支护时间

    D

    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隧道施工净空位移监控量测时,当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为(0-1)倍开挖宽度时,量测频率为()
    A

    1次/天

    B

    2次/天

    C

    3次/天

    D

    4次/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