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钢结构试验时,持荷时间不少于(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国标《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1839-2008)规定,在进行钢绞线的松弛试验时,初始荷载的持荷时间是()。

    A.1分钟
    B.2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答案:B
    解析:
    当达到初始荷载F?时,力值在应2分钟内保持恒定,2分钟后,应立即建立并记录t?,其后对力的任何调整只能用于保证(L?+△L?)保持恒定。

  • 第2题: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中,从初试验力F0施加至总试验力F的时间应为(1~8)s,且总试验力F的持荷时间应为()。



    A.(4±2)s
    B.(3±1)s
    C.(5±1)s
    D.(10±2)s

    答案:A
    解析:
    顶部方法要点第4条:总试验力F保持时间为4±2s。然后卸除主试验力F?,保持初试验力F?,经短时间稳定后,进行读数。

  • 第3题:

    止回阀阀体强度:阀体应能承受1.5倍公称压力的静水压试验,持压时间不少于5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答案:错
    解析:
    止回阀阀体强度:阀体应能承受1.5倍公称压力的静水压试验,持压时间不少于10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 第4题:

    下列关于自动排气阀阀体强度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水压强度试验时应能承受2倍公称压力,持压时间不少于3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B.静水压强度试验时应能承受1.5倍公称压力,持压时间不少于3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C.静水压强度试验时应能承受1.5倍公称压力,持压时间不少于5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D.静水压强度试验时应能承受2倍公称压力,持压时间不少于5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答案:B
    解析:
    自动排气阀阀体强度:阀体等铸造承压零件的铸造缺陷不应采用焊接、锤击、浸渍等方法处理。静水压强度试验时应能承受1.5倍公称压力,持压时间不少于3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 第5题:

    套管抗压试验硬质套管在()内均匀加荷达到规定的相应压力值;持荷1min时,测出受压处外径;撤去荷载1min时,再测套管受压处外径。

    • A、20s
    • B、25s
    • C、30s
    • D、35s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机床空运转试验时,应进行纵向、横向及升降进给逐级运转试验及快速移动试验,各进给量的运转时间不少于2min,快速运转时间不少于30min。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静力试验加荷时,每级荷载的持荷时间不少于()

    • A、5分钟
    • B、10分钟
    • C、30分钟
    • D、45分钟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先张法施工钢筋张拉时,应力应如何控制?()

    • A、0→初应力→1.05con(持荷2min)→0.9con→con(锚固)
    • B、0→初应力→0.9con→con(锚固)1.05con→(持荷2min)
    • C、0→初应力→0.9con→1.05con(持荷2min)→con(锚固)
    • D、0→初应力→0.9con→con(锚固)→1.05con(持荷2min)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填空题
    预制梁张拉时至控制应力后要求的持荷时间为()。

    正确答案: 2min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验证性试验每级加载的持荷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每级荷载加载完成后的持荷时间不应少于()
    A

    3min~5min

    B

    5min~10min

    C

    10min~15min

    D

    15min~30min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钢结构试验时,持荷时间不少于()
    A

    1分钟

    B

    3分钟

    C

    5分钟

    D

    10分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后张法预应力筋,采用钢筋时的张拉程序为()。
    A

    0→初应力→1.05σcom(持荷2min)→σcom(锚固)

    B

    0→初应力→1.10σcom(持荷2min)→σcom(锚固)

    C

    0→初应力→1.15σcom(持荷2min)→σcom(锚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中,从初试验力FO施加至总试验力F的时间应为(1~8)s,且总试验力F的持荷时间应为( )s。

    A.42
    B.31
    C.51
    D.102

    答案:A
    解析:
    3.无冲击和无振动或无摆动地将测量装置调整至基准位置,从初试验力F。施加至总试验力F的时间应不小于1s且不大于8s4.总试验力F保持时间为42s。然后卸除主试验力F1,保持初试验力Fo,经短时间稳定后,进行读数

  • 第14题:

    用试验机进行单根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时,在应力达到0.8fptk时,持荷时间可以缩短,但不少于10min。


    答案:对
    解析:
    用试验机或承力台座进行单根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时,加荷速度可以加快,但不超过200MPa/min;在应力达到0.8fptk时,持荷时间可以缩短,但不应少于10min。应力超过0.8fptk后,加荷速度不应超过100MPa/min

  • 第15题:

    下列关于止回阀阀体强度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阀体应能承受1.5倍公称压力的静水压试验,持压时间不少于5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B.阀体应能承受2倍公称压力的静水压试验,持压时间不少于5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C.阀体应能承受1.5倍公称压力的静水压试验,持压时间不少于10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D.阀体应能承受2倍公称压力的静水压试验,持压时间不少于10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答案:C
    解析:
    阀体强度:阀体应能承受1.5倍公称压力的静水压试验,持压时间不少于10min,无渗漏、冒汗及可见性变形。

  • 第16题:

    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静载试验中,在加载至80%后,可以持荷1h。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施工机具应定期试验,主要起重工具试验标准应符合规定:滑车的额定载荷的倍率是()持荷时间10min、试验周期为每年一次。

    • A、<1.25
    • B、≥1.25
    • C、1.5
    • D、>1.25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钢结构试验时,持荷时间不少于()

    • A、1分钟
    • B、3分钟
    • C、5分钟
    • D、10分钟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后张法预应力筋,采用钢筋时的张拉程序为()。

    • A、0→初应力→1.05σcom(持荷2min)→σcom(锚固)
    • B、0→初应力→1.10σcom(持荷2min)→σcom(锚固)
    • C、0→初应力→1.15σcom(持荷2min)→σcom(锚固)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跨度较大的()等试件,当不再进行承载力试验时,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Qs(Fs)作用下的持荷时间不宜少于12h

    • A、屋架
    • B、桁架
    • C、楼板
    • D、薄腹梁

    正确答案:A,B,D

  • 第21题:

    单选题
    先张法施工钢筋张拉时,应力应如何控制?()
    A

    0→初应力→1.05con(持荷2min)→0.9con→con(锚固)

    B

    0→初应力→0.9con→con(锚固)1.05con→(持荷2min)

    C

    0→初应力→0.9con→1.05con(持荷2min)→con(锚固)

    D

    0→初应力→0.9con→con(锚固)→1.05con(持荷2min)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结构试验中,钢结构的荷载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
    A

    5min

    B

    10min

    C

    15min

    D

    30min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静力试验加荷时,每级荷载的持荷时间不少于()
    A

    5分钟

    B

    10分钟

    C

    30分钟

    D

    45分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