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相关问题
  • 第1题:

    经纬仪对中误差和照准目标误差引起的方向读数误差与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距离成( )关系。

    A.正比
    B.无关
    C.反比
    D.平方比

    答案:C
    解析:

  • 第2题:

    角度测量时,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而产生的角度误差,以及水准标尺则划不精确所引起的高差误差,属于()。

    • A、疏失误差
    • B、系统误差
    • C、偶然误差
    • D、中误差

    正确答案:B

  • 第3题:

    DTM-452C用角度和距离放样时dVD代表()

    • A、从测站点到放样点的水平距离
    • B、从测站点到放样点的垂直距离
    • C、到放样点的水平角度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对仪器高正确的说法是()。

    • A、测站点到经纬仪横轴中心的铅垂距离
    • B、测站点到水准仪望远镜视准轴的垂直距离
    • C、架头到经纬仪水平度盘中心的垂直距离
    • D、架头到水准仪物镜光学中心中心的距离
    • E、三角架的高度

    正确答案:A,B

  • 第5题:

    垂线偏差改正的数值主要与()有关。

    • A、测站点的垂线偏差
    • B、照准点的高程
    • C、观测方向天顶距
    • D、测站点到照准点距离

    正确答案:A,C

  • 第6题:

    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与测站至目标距离有关,距离愈短,影响愈大,且与观测的水平角度大小有关。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经纬仪对中误差和照准目标误差引起的方向读数误差与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距离成()关系。

    • A、正比
    • B、反比
    • C、平方比
    • D、无关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界址测量中,下列各项属于对角度半测回测定要求的有()。

    • A、经纬仪对中误差不得超过3mm
    • B、一测站结束后必须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30
    • C、中误差为±10cm,允许误差为±20cm
    • D、坐标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距离的较差,不得大于10cm
    • E、经纬仪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mm

    正确答案:A,B

  • 第9题:

    单选题
    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没有关系

    D

    有关系,但影响很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垂线偏差改正的数值主要与测站点的垂线偏差和()有关。
    A

    测站点的垂线偏差

    B

    照准点的高程

    C

    观测方向天顶距

    D

    测站点到照准点距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经纬仪对中误差和照准目标误差引起的方向读数误差与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距离成()关系。
    A

    正比

    B

    无关

    C

    反比

    D

    平方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时,测站至目标的距离越远,经纬仪中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越()。
    A

    B

    C

    可忽略

    D

    都不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经纬仪等偏定平与等偏对中,其目的是达到()。

    • A、VV轴铅直
    • B、消除对中器误差
    • C、VV轴铅直并对准测站点
    • D、对准测站点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经纬仪光学对中器轴线与竖轴(VV)不重合引起角度误差,除校正仪器外,不可能消减其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时,测站至目标的距离越远,经纬仪中误差对测角的影响越()。

    • A、小
    • B、大
    • C、可忽略
    • D、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截面差改正数值主要与()有关。

    • A、测站点的垂线偏差
    • B、照准点的高程
    • C、观测方向天顶距
    • D、测站点到照准点距离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标高差改正的数值主要与()有关。

    • A、测站点的垂线偏差
    • B、照准点的高程
    • C、观测方向天顶距
    • D、测站点到照准点距离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在安置经纬仪时,由于对中不准确,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不在同一铅垂线上,称为对中误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 A、成反比
    • B、成正比
    • C、没有关系
    • D、有关系,但影响很小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观测水平角时,测站至目标的距离愈远,经纬仪对中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 A、愈大
    • B、无影响
    • C、愈小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极坐标法就是在仪器站测定(),量测测站点至所测碎部点的水平距离,以确定碎部点平面位置。
    A

    测站点到所测碎部点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B

    已知方向与测站点到所测碎部点方位角

    C

    已知方向与测站点到所测碎部点方向的夹角

    D

    正北方向到所测碎部点方向的夹角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角度测量时,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而产生的角度误差,以及水准标尺则划不精确所引起的高差误差,属于()。
    A

    疏失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

    D

    中误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界址测量中,下列各项属于对角度半测回测定要求的有()。
    A

    经纬仪对中误差不得超过3mm

    B

    一测站结束后必须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30

    C

    中误差为±10cm,允许误差为±20cm

    D

    坐标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距离的较差,不得大于10cm

    E

    经纬仪对中误差不得超过1mm


    正确答案: D,E
    解析: 界址测量一般采用极坐标法,须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角度半测回测定,经纬仪对中误差不得超过3mm,一测站结束后必须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30";距离测量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或钢尺,使用电磁波测距仪时,距离一般不超过200m,个别放宽至300m,使用钢尺测量时一般不得超过2尺段。相邻测站至少应检测一界址点;界址边丈量应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或钢尺丈量。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两相邻界址点间,坐标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距离的较差,不得大于10cm;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原拟用地界址点坐标之差的中误差为±10cm,允许误差为±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