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 150
B. 200
C. 250
D. 300
第2题:
第3题:
钢筋混凝土基础立柱柱中箍筋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
下列()项不会影响配箍率的变化。
第5题:
φ8@100(4),/200(2)表示()。
第6题:
当受弯构件剪力设计值V<0.7ftbh0时()。
第7题:
限制梁箍筋最大间距的目的主要是()。
第8题:
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钢筋间距为200mm
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钢筋间距为100mm
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2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100mm
箍筋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
第9题:
箍筋直径10mm,通长布置
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200mm,为双肢箍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单肢箍
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为双肢箍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150mm
200mm
250mm
300mm
第12题:
6度时,箍筋最大间距为250mm
7度时,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
8度时,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
9度时,箍筋最大间距为150mm
第13题:
当设防烈度大于6度时,构造配筋情况( )。
A.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
B.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C.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
D.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关于柱中箍筋构造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16题:
箍筋的根数为()。
第17题:
“平法”集中标注梁的配筋:Φ10@100/200(2)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第18题:
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第19题:
可直接按最小配箍率配箍
可直接按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配箍
可按公式计算结果配箍
按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配箍,并验算最小配箍率
第20题:
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
纵向钢筋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
纵向钢筋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
第21题: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双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四肢箍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2根纵筋
箍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根纵筋;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双肢箍
第22题: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1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2
箍筋分布长度/箍筋间距-2
第23题:
90mm
100mm
110mm
1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