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时,其计算位置()是不正确的。
第2题:
设置弯起筋的目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第3题:
设置弯起筋的目的,()的说法不确切。
第4题:
梁内设置弯起筋抗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5题:
弯起钢筋与吊筋的区别
第6题:
以下哪种钢筋在构件中主要不是用于受力的()
第7题:
弯起筋应同时满足()、()、(),当设置弯起筋仅用于充当支座负弯矩时,弯起筋应同时满足()、(),当允许弯起的跨中纵筋不足以承担支座负弯矩时,应增设支座负直筋。
第8题:
跨中正截面
支座中心截面
受拉区弯起筋弯起点处
受压区弯起筋弯起点处
第9题:
钢筋混凝土梁不允许带裂缝工作
梁中常配有纵向受拉钢筋、箍筋、弯起钢筋和架立钢筋
箍筋和弯起钢筋均属于腹筋
钢筋混凝土梁是典型的受弯构件
第10题:
满足斜截面抗剪
满足斜截面抗弯
充当支座负纵筋承担支座负弯矩
为了节约钢筋充分利用跨中纵筋
充当支座负纵筋承担支座正弯矩
第11题:
浮筋
鸭筋
吊筋
支座负弯矩筋
第12题:
主钢筋
斜筋(弯起钢筋)
箍筋
架立钢筋
纵向防裂钢筋
第13题:
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位置是()。
第14题:
梁内腹筋包括箍筋和弯起钢筋。
第15题:
下列梁钢筋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梁中的抗剪钢筋通常有箍筋和弯起钢筋,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首先选用()。
第17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8题:
梁支座处设置多排弯起筋抗剪时,若满足了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弯,却不满足斜截面抗剪,此时应在该支座处设置()。
第19题:
满足斜截面抗剪
满足斜截面抗弯
充当支座负纵筋承担支座负弯矩
为了节约钢筋充分利用跨中纵筋
第20题:
浮筋
鸭筋
吊筋
支座负弯矩筋
第21题:
支座边缘处
受拉区弯起筋的弯起点处
箍筋直径或箍筋间距变化处
受压区弯起筋的弯起点处
第22题:
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剪力不低于40%d′V
剪力不大时可以仅配置箍筋
剪力不大时可以仅配置弯起钢筋
避免斜压破坏的最佳办法是增加腹筋
第23题:
通长筋源于设计构造要求。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架立作用,没有实质意义。
贯通筋可弯起但不能中断。
箍筋用于满足正截面抗剪要求。
第24题:
箍筋
纵向抗拉钢筋
弯起筋
架立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