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行人方可通行,达到设计强度的()后方可车辆通行。
第2题:
小于2m跨度的悬臂板拆除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时方可拆除。
第3题:
混凝土灌注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其强度达到5Mpa时方可拆除钢轨支撑架。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道床上不得行驶车辆和承重。
第4题:
四合一施工方法是指待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50%和不小于()后,将用四道工序连续施工的方法。
第5题:
承载力检测前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要求之一。
第6题:
定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且不小于()。
第7题:
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
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90%。
第8题:
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设计强度的30%,且不小于12MPa
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2MPa
设计强度的30%,且不小于15MPa
第9题:
70%
60%
50%
55%
第10题:
第11题:
30
20
50
第12题:
1.2MPa
1.5MPa
设计强度的30%
设计强度的75%
第13题: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以后,可拆除侧面模板,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以后,可拆除30米以内的桥梁模板,达到在桥跨结构净重作用下所必需的强度且不小于设计强度等级的()以后,可拆除各种梁的模板。
第14题:
跨度为6m、混凝土强度为C30的现浇混凝土板,当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时方可拆除底模。
第15题:
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设计强度的(),且不小于()MPa。
第16题: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达到( )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
第17题: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时方可起吊,达到()时才能运输和打桩。
第18题:
仰拱和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行人方可通行,达到设计强度的()后车辆方可通行。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20m
25m
30m
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