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关于抽样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2题:
为了确定变量抽样的样本量,内部审计师需要了解总体的变异性。为了获得这些信息,内部审计师()。
第3题:
()就是对样本的质量、代表性进行检验和衡量,其目的是防止由于样本的偏差过大而导致调查的失误。
第4题:
审计师在测试总体时使用判断抽样方法筛选了60个项目,从中发现了一个差错。审计师的样本主要的局限是无法()。
第5题:
内部审计师小李怀疑有舞弊现象。如果抽样目的是选择带有指定概率的样本,则至少包含一个异常例子的样本,则应采用下列哪项样本计划?()
第6题:
从一个有限总体中采用非放回式抽样,所得到的样本是简单的随机样本吗?为什么?本课程要求的样本都是随机样本,应当采用哪种抽样方法,才能获得一随机样本?
第7题:
第8题:
抽样单元是构成抽样框的基本要素且只包含一个个体
抽样框是抽样总体的具体表现,具体表现形式有名录框、区域框和自然框
抽样总体是指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理论上抽样总体和目标总体应完全一致,但实践中两者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
将目标总体进一步划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是为了判别每次抽取的样本单元之间是否独立
第9题:
几乎不能依赖以前年度的抽样结果,鉴于这些结果只适用于以前年度的总体
经常选择一个包含30到50个项目的试点样本(pilot sample),用它估计总体变动程度
经常随机选择一个包含30到50个项目的试点样本,用这些项目变动程度估计总体审计值的变动程度。而后抛弃试点样本,从总体剩余的部分中抽取真实样本。
经常随机选择一个包含30到50个项目的试点样本,计算这一样本的跨度区间,利用这一跨度区间作为计算样本规模时总体变动程度的估计
第10题:
量化抽样风险
量化可接受的误差率
预估总体的误差率
确定样本是否是随机的
第11题:
停--走抽样。
发现抽样。
属性抽样。
变量抽样。
第12题:
界定总体
样本评估
制定抽样框
决定抽样方法
第13题:
一名审计师的抽样目标是为了获得一个样本中至少包含一次临界例外事件的可以衡量的保证,他应当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第14题:
总体规模的大小,即一个总体中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多少,总体规模越大,样本量就要越大。
第15题:
系统抽样方法可以具有代表性,当()。
第16题:
某内部审计师怀疑有舞弊现象。如果抽样目的是选择带有指定概率的样本,即至少包含一个异常例子的样本,以下哪项样本计划将被采用?()
第17题:
进行抽样调查的正确步骤是( )。
第18题:
一个总体的特征,不在内部审计师的直接控制下
是对从样本估计中得出的推断的精确性的衡量,在选择与评价样本前,所需精度应事先确定
对给定样本的可靠性的独立评价
在评价变量抽样结果时是重要的,在评价属性抽样结果时不需要
第19题:
很少可以依赖去年样本的结果,因为它们只适于去年的总体
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
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对其执行审计程序,并以此来估计总体的变异性,然后抛弃试抽样样本,从剩余总体中抽取实际样本
经常抽取包含30~50个项目的试抽样样本,计算样本的极差,并以此估计总体的变异性,并计算样本量
第20题:
总体规模
样本误差
抽样框
抽样方法
第21题:
随机抽样
发现抽样
概率比例大小抽样
变量抽样
第22题:
属性。
发现。
停-走。
按概率比例大小。
第23题:
使用随机数表以确定样本中所包含的项目
依照审计目的,总体随机排列
使用多个起始点确定样本,样本量超出了需要的水平
审计师使用判断抽样以抵消抽样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