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下列各项中既是审计工作底稿,又是审计证据的是()。
第5题:
为证实所入账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否由被审计单位拥有,下列审计程序最有效的是()
第6题:
财务审计项目的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总体合理性通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所记录或列报的金额在总体上的正确性做出估计,审计人员使用的方法通常有:()
第7题:
被审计单位自行编制的统计报表
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作出的比率分析结果
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谈话记录
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
第8题:
存货监盘的范围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可运用存货周转率分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审计人员在监盘过程中随时抽查盘点记录,必要时直接复点
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关注存货是否发生了减值
审查发出存货的计价时,应关注选用的计价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
第9题:
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
被审计单位的规章制度
审计工作方案
审计人员的计算分析资料
第10题:
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审计评价意见
审计过程和运用的审计方法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
第11题:
将本年度的折旧费用与上年度的折旧费用相比较
计算固定资产总值除以全年总产量,将该比率与以前年度相比较
计算本年度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上年度相比较
将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乘以折旧率,并与本年度计提的折旧额相比较
第12题:
实地检查固定资产
检查外购固定资产的采购发票、采购合同
对固定资产原值执行分析程序
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执行分析程序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布审计结果的内容有()。
第16题:
审查某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发现有部分库存材料实际成本高于市场价格,被审计单位未按有关制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审计人员应()。
第17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计证据的项目是()。
第18题: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作底稿的组成内容的是()。
第19题:
将本年度的折旧费用与上年度的折旧费用相比较
计算本年度固定资产原值与全年总产量之比,将该比率与上年度相比较
计算本年度计提折旧额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与上年度相比较
将本年度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乘以折旧率,并与本年度计提的折旧额相比较
第20题:
提请被审计单位按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审查被审计单位“存货跌价准备”损失的真实性
审查被审计单位转销“存货跌价准备”的合理性
将计提情况和账务调整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不必过问
第21题: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程序表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调查表
分析程序表(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个人的诚信状况
第22题:
存货监盘的范围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可运用存货周转率分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审计人员在监盘过程中随时抽查盘点记录,必要时直接复点
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关注存货是否发生了减值
审查发出存货计价时,应关注选用的计价方法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
第23题: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果法
目标评价
目标成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