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分类,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C.按审计组织方式分类,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D.按审计时间分类,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审计管理要服从审计目标
审计管理要注重对审计人员的管理
审计管理主要在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阶段执行
审计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审计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
第7题:
审计证据按其来源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审计证据按证据间的关系可分为基本证据和辅助证据
环境证据是形成审计意见的主要证据
鉴定和勘验证据是书面证据的特殊形式
第8题: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
审计工作底稿要经过被审计单位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是考核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依据
第9题:
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审计证据是评价审计事项的事实依据
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以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
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
第10题:
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按实施审计的范围,可以将审计划分为详细审计和抽样审计
按实施审计的周期,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可以将审计划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
按审计的内容,可以将审计划分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效益审计
第11题:
审计质量控制涉及审计全过程
审计质量控制中不包括对审计人员素质的控制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
第12题:
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反腐倡廉
国家审计可以发挥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作用
国家审计是宪法确定的一项政治制度安排
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审计质量控制涉及审计全过程
审计质量控制中不包括对审计人员素质的控制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
第18题:
审计准则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标准
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尺度
审计准则是确定和解脱审计责任的依据
审计准则是审计组织与社会进行沟通的媒介
第19题:
审计管理要服从审计目标
审计管理要注重对审计人员的管理
审计管理主要在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阶段执行
审计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20题: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是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
审计工作底稿要经过被审计单位复核
审计工作底稿是考核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依据
第21题:
审计目标的确定影响审计标准的选择及审计程序和方法的设计
审计目标不影响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
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都有影响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
第22题:
全部审计可以查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所有差错
绩效审计与统计部门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性质相同
就地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正在进行的经济业务开展的审计
与绩效审计相比较,财经法纪审计更加突出合法性目标
第23题:
审计准则是审计组织与社会进行沟通的媒介
审计准则是完善审计组织内部管理的基础
审计准则是明确审计责任的依据
审计准则是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