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1月 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 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 2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 2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 2015年 12月 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 1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万元。A.20 B.70 C.100 D.150

题目
2015 年 1月 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 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 2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 2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 2015年 12月 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 1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万元。

A.20
B.70
C.100
D.150

相似考题
更多“2015 年 1月 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 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 2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 2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 2015年 12月 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 1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万元。”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9年、2015年)某公司自行研发非专利技术共发生支出46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共发生支出160万元;开发阶段发生支出3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8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研发活动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A.340
    B.160
    C.280
    D.180

    答案:C
    解析:
    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460-180=280(万元)。

  • 第2题:

    某公司自行研发非专利技术共发生支出46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发生支出160万元;开发阶段发生支出3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8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研发活动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A.180
    B.280
    C.340
    D.160

    答案:B
    解析:
    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160万元和开发阶段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20万元(300-180)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所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160+120=280(万元),选项B正确。

  • 第3题:

    (2016年)2015年1月1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一项非专利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立即投入使用,累计研究支出为10万元,开发支出9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80万元),该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无法合理确定,当年年末的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专利技术应当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 )万元。

    A.10
    B.40
    C.20
    D.30

    答案:A
    解析: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所以2015年末的账面价值是80万元,可收回金额是70万元,所以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0-70=10(万元)。

  • 第4题:

    2017年1月1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3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17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万元。

    • A、100
    • B、150
    • C、230
    • D、200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单选题
    2017年1月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2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17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6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万元。
    A

    80

    B

    40

    C

    0

    D

    160


    正确答案: B
    解析:
    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计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故甲公司该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为200万元。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由于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不能确定,所以无需进行摊销,故该无形资产在2017年12月31日未考虑减值前的账面价值仍为200万元,甲公司应计提的减值准备=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200-160=40(万元)。

  • 第6题:

    单选题
    2013年3月1日,某企业开始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2014年1月1日研发成功并达到预定用途。该非专利技术研究阶段累计支出为300万元(均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开发阶段的累计支出为800万元(其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该非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

    800

    B

    900

    C

    1100

    D

    6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2015年1月1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一项非专利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立即投入使用,累计研究支出为10万元,开发支出9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80万元),该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无法合理确定,当年年末的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甲公司对该项专利技术应当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为(  )万元。
    A

    10

    B

    40

    C

    20

    D

    30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2018年1月5日,某公司自行研发的一项非专利技术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24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360万元(其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80万元)。该项非专利技术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18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26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为()万元。
    A

    20

    B

    0

    C

    100

    D

    34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360-80)-260=20(万元)。

  • 第9题:

    单选题
    2011年3月某企业开始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至2011年12月31日研发成功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16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5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400万元)。该非专利技术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业务导致企业2011年度利润总额减少()万元。
    A

    100 

    B

    160 

    C

    260 

    D

    660


    正确答案: B
    解析: 研究阶段支出160万元和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100万元应计入当期损益,最终减少2011年度利润总额260万元,故答案选C。

  • 第10题:

    单选题
    2014年1月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4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125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14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万元。
    A

    20

    B

    40

    C

    0

    D

    80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因为该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能确定,所以不需要进行摊销,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100-80=20(万元)。

  • 第11题:

    单选题
    2×13年1月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2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13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则甲公司应对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万元。
    A

    20

    B

    70

    C

    100

    D

    150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因使用寿命不确定,所以不需要摊销,甲公司应计提的减值准备=200-180=20(万元)。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18年9月1日开始自行研发一项生产用非专利技术,截至2018年12月31日研发成功,形成一项无形资产,累计发生研发支出合计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200万元,开发阶段支出3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为200万元。甲公司无法合理预计该非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核算。2019年7月1日该非专利技术被另一项外购非专利技术所代替,甲公司决定将其报废处理。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2018年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300万元

    B

    无形资产的入账金额为200万元

    C

    2019年无形资产不应计提摊销

    D

    报废无形资产净损失为300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2015年)2013年3月1日,某企业开始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2014年1月1日研发成功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非专利技术研究阶段累计支出为300万元(均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开发阶段的累计支出为800万元(其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该非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800
    B.900
    C.1100
    D.600

    答案:D
    解析:
    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都是先记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期末转入“管理费用”;只有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才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 第14题:

    2020年1月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23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20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净额为18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78万元。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万元。

    A.20
    B.70
    C.100
    D.150

    答案:A
    解析:
    无形资产入账价值=200万元;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180万元;应计提的减值准备=20万元。

  • 第15题:

    2020年1月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23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但其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20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78万元。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

    A.20万元
    B.70万元
    C.100万元
    D.150万元

    答案:A
    解析:
    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00(万元);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180(万元);应计提的减值准备=200-180=20(万元)。

  • 第16题:

    2013年1月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2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13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万元。

    • A、20
    • B、70
    • C、100
    • D、150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单选题
    2013年3月1日,某企业开始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2014年1月1日研发成功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非专利技术研究阶段累计支出为300万元(均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开发阶段的累计支出为800万元(其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该非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2015年真题]
    A

    800

    B

    900

    C

    1100

    D

    6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时,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因此该企业非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800-200=600(万元)。

  • 第18题:

    单选题
    2016年3月1日,某企业开始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2017年1月1日研发成功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非专利技术研究阶段累计支出为300万元,开发阶段的累计支出为800万元(其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该非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  )。
    A

    800万元

    B

    900万元

    C

    1100万元

    D

    600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2013年1月2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8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2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但该项专利技术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13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为()万元。
    A

    20

    B

    70

    C

    100

    D

    1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因为该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能确定,所以不需要进行摊销,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200-180=20(万元)。

  • 第20题:

    单选题
    大海公司为研发某项新技术在当期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3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8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00万元,该项新技术至当期期末尚未达到预定用途。当期期末该项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

    200

    B

    300

    C

    80

    D

    16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该项开发支出的计税基础=200×150%=300(万元)。

  • 第21题:

    单选题
    2015年3月1日,某企业开始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2016年1月1日研发成功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非专利技术研究阶段累计支出为300万元(均不符合资本化条件),开发阶段的累计支出为800万元(其中不符合资本化条仵的支出为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该非专利技术的人账价值为(  )万元。
    A

    800

    B

    900

    C

    1 100

    D

    6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2019年9月30日,甲公司自行研发的某项非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19年累计研究支出为80万元,2019年累计开发支出为25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200万元),但使用寿命不能合理确定。2019年12月31日,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8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该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为200万元

    B

    2019年12月31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为200万元

    C

    2019年12月31日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0万元

    D

    影响2019年营业利润的金额为20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该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能确定,不需要进行摊销,所以20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就该项非专利技术计提的减值准备=200-180=20(万元),影响2019年营业利润的金额=研究支出+开发阶段的费用化支出+计提的减值准备=80+50+20=150(万元)。

  • 第23题:

    单选题
    2016年1月某企业开始自行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至2016年7月1日研发成功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累计研究支出为160万元,累计开发支出为50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400万元)。该非专利技术使用寿命为10年,净残值为0,2016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计提3万元减值准备,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无形资产相关业务对企业2016年度利润的影响金额是(  )万元。
    A

    3

    B

    263

    C

    260

    D

    283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