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下列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联系和区别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无效民事行为欠缺法律行为有效要件,可撤销民事行为不欠缺法律行为有效要件
B.无效民事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可撤销民事行为在被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
C.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效力与无效民事行为一样,自行为开始时无效
D.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其法律后果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是()、()、()、()。
第7题:
显示公平的民事行为是()
第8题:
主体合格
内容合法
意思表示真实
程序合法
变更合法
第9题:
第10题: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期限,并把该期限的到来作为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变更、消灭的前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期限可以分为:始期与终期;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条件,并且把条件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确定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可以分为: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肯定条件与否定条件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产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其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第11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是指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生法律效果的事实要素
一般生效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当事人、标的和意思表示,其中标的是其核心要素
遗嘱的生效时间为遗嘱人死亡,附延缓条件的法律行为只有在条件成就时才生效
第12题:
口头形式
书面形式
推定形式
沉默形式
第13题:
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是一种人为的法律事实
B.有些情况下,意思表示就等同于法律行为
C.民事法律行为不一定都是合法行为
D.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不同于其生效要件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是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
第18题:
试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第19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是指一般法律行为所共同具备的生效要件,它包括()。
第20题:
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
可撤消的民事行为
无效的民事行为
完全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行为
第21题:
第22题:
签订合同
接受赠与
结婚登记
购买行为
第23题: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能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因而没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但欠缺生效要件,因而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但尚不具备生效要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