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所在的城西区公安分局所属的小营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作出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某提起行政复议被维持后,他不服又提起行政诉讼,应以( )为被告。A.小营派出所B.城西区公安分局C.小营派出所的所长D.小营派出所或城西区公安分局

题目

张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所在的城西区公安分局所属的小营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作出拘留10天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某提起行政复议被维持后,他不服又提起行政诉讼,应以( )为被告。

A.小营派出所

B.城西区公安分局

C.小营派出所的所长

D.小营派出所或城西区公安分局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题目中复议机关没有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以作出原行为的机关为被告。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2款规定,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小营派出所是城西区公安分局的派出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应以城西区分局为被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更多“张某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被所在的城西区公安分局所属的小营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市A区申某与谢某在B区共同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B区公安分局辖区内某派出所对谢某处以500元罚款,把申某移送到B区公安分局处理。B区公安分局对申某处以拘留15日的处罚。

    如果申某或谢某在诉讼中想委托诉讼代理人,下列哪些人员要可作为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 )查看材料

    A.律师
    B.基层法律服务丁作者
    C.原告所在社区推荐的人
    D.原告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答案:A,B,C,D
    解析:
    考查行政诉讼的诉讼代理人。《行政诉讼法》第31条第2款规定,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 第2题:

    共用题干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只决定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拘留处罚?()
    A:王某,现年15岁,因结伙斗殴被公安机关给予拘留3天的治安管理处罚
    B:胡某,现年17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因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而被公安机关给予拘留5天的治安管理处罚
    C:安某,现年65岁,因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而被公安机关给予拘留5天的治安管理处罚
    D:罗某,正在怀孕,因散布他人隐私而被公安机关给予拘留5天的治安管理处罚

    答案:A,B,D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D选项中行政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不能由市行政执法局行使。此权力专属于公安机关及具体事件中类似性质的机关。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故本题中1万元罚款属于行政处罚。该法第51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可见环保局对甲厂每日加处300元罚款,是合法的。故B选项错误。执行罚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为他人代履行的作为义务的主体,科以新的给付义务,以迫使其履行的强制履行措施。可见本题中的300元即属于执行罚。故A选项错误,不应选。此外,从本题的题干并不能得出环保局作出的1万元罚款行为是违法行为。C选项不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3)70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l周岁婴儿的。因此,A项符合上述第1种情形,正确。胡某,系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且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的第2种情形,因此,B项当选。对于C项,安某尚未年满70周岁,而且也不具有法定的不予执行行政拘留的其他情形,因此,C项错误,不当选。对于D项,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的第4种情形,因此,D项当选。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9~10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1~12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不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罚。而根据该法第14条,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据此,选项A的说法正确。根据该法第20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故乡级、中央级行政机关原则上没有处罚实施权,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选项B中的“法规”涵盖了地方性法规,故错误。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地方政府规章设定的罚款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4条规定,县政府的规定不能创设行政处罚,也不能具体规定行政处罚,故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而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条第2款规定,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处罚无效,故选项D的说法正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毁损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可见A、D项正确。治安行政调解的适用条件限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B选项错误。对于符合适用治安行政调解的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但调解处理并非公安机关的必然选择,C选项认为只要符合适用治安调解的情形,公安机关就应当适用调解,是错误的。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相对人实施的惩罚性措施。A项的没收保证金是在刑事诉讼中实施的,故不属于行政处罚。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弥补超生给社会造成的损害,故B项不属于行政处罚。吊销驾驶证是为了惩罚丁某的醉酒驾车行为,且由交管局这一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施,故C项属于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0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四)被依法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在缓刑、保外就医等监外执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人,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据此,D项显然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是行政处罚的一种。

  • 第3题:

    20、当派出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的规定作出警告和500元以下罚款时,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作出。


    A

  • 第4题:

    某市A区申某与谢某在B区共同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B区公安分局辖区内某派出所对谢某处以500元罚款,把申某移送到B区公安分局处理。B区公安分局对申某处以拘留15日的处罚。

    如申某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改为拘留5日。申某仍不服,向法院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查看材料

    A.被告为B区公安分局,申某可以向A区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B.被告为B区公安分局,申某可以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C.被告为复议机关,申某可以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D.被告为复议机关,申某可以向B区公安分局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答案:C,D
    解析:
    考查行政诉讼的被告和管辖。参见《行政诉讼法》第18条第1款、第26条第2款,《行诉解释》第8条、第22条。

  • 第5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的情形是( )。

    A.张某因结伙斗殴对李某造成轻微伤
    B.王某雇佣张某伤害屠某致轻微伤
    C.赵某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D.陆某多次殴打邻居刘某

    答案:C
    解析:
    我国《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调解处理:(1)雇凶伤害他人的;(2)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的;(3)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4)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5)当事人在治安调解过程中又针对对方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6)调解过程中违法嫌疑人逃跑的;(7)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结伙斗殴、多次伤害、雇凶等不适用调解。结合上述规定,A项属于结伴斗殴,B项属于雇凶伤害他人,D项属于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因此选择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