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数值中最大的是( ) 。A.2004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3年增加的百分比B.2003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4年减少的百分比C.2006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5年增加的百分比D.2005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6年减少的百分比

题目

下列数值中最大的是( ) 。

A.2004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3年增加的百分比

B.2003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4年减少的百分比

C.2006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5年增加的百分比

D.2005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6年减少的百分比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数值中最大的是( ) 。A.2004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3年增加的百分比B.2003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4年减少的百分比C.2006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5年增加的百分比D.2005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6年减少的百分比”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6年的粮食总产量比2003年粮食总产量多了多少万吨?

    A、6730

    B、6530

    C、6947

    D、6070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有所波动

    B、2005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C、2003年粮食产量比2002年增加2636万吨

    D、总体来讲,“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


    正确答案:C

    2003年产粮43070万吨,2002年产粮45706万吨,2003年粮食产量下降了。本题注意选项D,尽管“十五”期间2003年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其余几个年份粮食产量是上升的,所以从总体上说,“十五”期间粮食产量仍然是呈上升趋势。

     

  • 第3题:

    2006年山西省粮食产量和2005年相比增加了( ) 。

    A.2.3%

    B.9.7%

    C.23.5%

    D.37.2%


    正确答案:B
    [答案] B。解析:200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97.8亿公斤,2006年为107.33亿公斤,增加了(107.33-97.8)÷97.8=9.7%。

  • 第4题:

    2006年的粮食总产量比2003年粮食总产量多了多少万吨?

    A、6730 B、6530 C、 6947 D、6070


    正确答案:A

  • 第5题:

    2006年的粮食总产量比2003年的粮食总产量多了多少万吨?( )

    A.6730

    B.6530

    C.6947

    D.6070


    正确答案:A
    49800-43070=6730(万吨)。

  • 第6题:

    根据下列图文回答:

    2004年某省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0.2%调整为58.4%,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11 万公顷,比去年减少9.0 万公顷,粮食总产量713.16 万吨,其中春、夏、秋粮约产量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与去年相比,春粮减产5.31 万吨,夏粮减产2.37 万吨,秋粮减产42.38 万吨,总产量下降50.06 万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蔬菜、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3%、3.0%和15.9%;烟叶和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减少8.7%和1.1%;蔬菜、果用瓜、油料、甘蔗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04 年,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长率最大的是( )

    A. 油料
    B. 蔬菜
    C. 药材
    D. 烟叶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油料、蔬菜、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3%、3.O%和15.9%,烟叶是减少了8.7%,很显然,增长率最大的是药材。故答案为C。

  • 第7题:

    根据下列图文回答:

    2004年某省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0.2%调整为58.4%,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11 万公顷,比去年减少9.0 万公顷,粮食总产量713.16 万吨,其中春、夏、秋粮约产量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与去年相比,春粮减产5.31 万吨,夏粮减产2.37 万吨,秋粮减产42.38 万吨,总产量下降50.06 万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蔬菜、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3%、3.0%和15.9%;烟叶和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减少8.7%和1.1%;蔬菜、果用瓜、油料、甘蔗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利用以上图文提供的信息,通过计算可以 ①2003 年粮食作物的亩产量 ②2003 年烟叶和甘蔗的种植面积 ③2004 年春、夏、秋粮的实际产量 ④2004 年油料、蔬菜、药材的产量增长的百分比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根据图文可以得出,已知生产总量和总种植面积,可以求出亩产量,因此①是可以计算出来的,烟叶和甘蔗的种植比例没有公布,没有条件可以计算出,同样油料、蔬菜、药材的产量没有明确,也是不可以计算其百分比的。故答案为B。

  • 第8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有所波动
    B. 2005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C. 2003年粮食产量比2002年增加2636万吨
    D. 总体来讲,“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C项明显错误,故答案为C。

  • 第9题:

    自二十世纪末期,山西同全国一样,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实施了“一减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山西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2004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2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1.74千公顷,增长3.24%,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全省粮食生产再次突破百亿公斤,达到106.2亿公斤。之后三年粮田面积稳定回升,2007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173.21千公顷。2005年尽管遭遇严重旱灾,全省粮食总产仍达到了97.8亿公斤的较高水平。2006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521.23千公顷,全省粮食总产达107.33亿公斤,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可达105亿公斤。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达512.22亿公斤,年均粮食生产总量达102.44亿公斤,这标志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迈上百亿公斤台阶。


    根据题面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4年山西省全省粮食生产首次突破百亿公斤
    B. 从2004年到2007年山西省粮食产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C.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山西省粮食产量并非每年都超过了百亿公斤
    D. 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年均粮食生产总量未达百亿公斤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选C 2005年没突破

  • 第10题:

    自二十世纪末期,山西同全国一样,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实施了“一减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山西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2004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2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1.74千公顷,增长3.24%,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全省粮食生产再次突破百亿公斤,达到106.2亿公斤。之后三年粮田面积稳定回升,2007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173.21千公顷。2005年尽管遭遇严重旱灾,全省粮食总产仍达到了97.8亿公斤的较高水平。2006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521.23千公顷,全省粮食总产达107.33亿公斤,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可达105亿公斤。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达512.22亿公斤,年均粮食生产总量达102.44亿公斤,这标志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迈上百亿公斤台阶。


    下列数值中最大的是( )。

    A. 2004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3年增加的百分比
    B. 2003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4年减少的百分比
    C. 2006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5年增加的百分比
    D. 2005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6年减少的百分比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2004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3年增加3.24%,2003年山西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4年减少3.1%,2006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5年增加9.7%,2005年山西省粮食产量比2006年减少(107.33-97.8)÷10r7.33—8.9%。故答案为C。

  • 第11题:

    我国1995年粮食产量为46662万吨,1985年粮食产量为37911万吨,求1995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多少?


    正确答案: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100%
    =46662÷37911×100%=123.1%

  • 第12题:

    问答题
    我国1995年粮食产量为46662万吨,1985年粮食产量为37911万吨,求1995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多少?

    正确答案: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100%
    =46662÷37911×100%=123.1%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2005年粮食产量比2001年增加( )

    A、3137吨

    B、3137万吨

    C、5331吨

    D、5331万吨


    正确答案:B
    48401-45264=3137(万吨)。

  • 第14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31-135题。

    自二十世纪末期,山西同全国一样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实施了“一减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山西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2004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2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1.74千公顷,增长3.24%,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全省粮食生产再次突破百亿公斤,达到106.2亿公斤。之后三年粮田面积稳定回升,2007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173.21千公顷。2005年尽管遭遇严重旱灾,全省粮食总产仍达到了97.8亿公斤的较高水平。2006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521.45千公顷,全省粮食总产达107.33亿公斤,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可达105亿公斤。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达512.22亿公斤,年均粮食生产总量达102.44亿公斤,这标志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迈上百亿公斤台阶。

    2003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比2004年少( ) 。

    A.3.1%

    B.3.2%

    C.3.3%

    D.3.4%


    正确答案:A
    [答案] A。解析:“2004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2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1.74千公顷,增长3.24%”,2003年比2004年少91.74÷2925.4=3.1%。

  • 第15题:

    根据题面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04年山西省全省粮食生产首次突破百亿公斤

    B.从2004年到2007年山西省粮食产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C.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山西省粮食产量并非每年都超过了百亿公斤

    D.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年均粮食生产总量未达百亿公斤


    正确答案:C
    [答案] C。解析:A,不是首次而是再次突破;B,2005年由于大旱,粮食产量为98.7,比 2004年少;D,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达512.22亿公斤,年均粮食生产总量达 102.44亿公斤。故选C。

  • 第16题:

    2006年的粮食总产量比2003年粮食总产量多了多少万吨? ( )

    A.6730

    B.6530

    C. 6947

    D.6070


    正确答案:A
    109.A【解析】49800-43070=6730(万吨)。

  • 第17题: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十一五”时期粮食产量有所波动
    B.2010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C.2008年粮食产量比2007年增加2636万吨
    D.总体来讲十一五”期间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

    答案:C
    解析:
    A项,由条形图可知,粮食产量波动变化,A正确;
    B项,由折线图可知,2010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比上一年下降了,B正确;
    C项,2008年粮食产量明显低于2007年粮食产量,C错误;
    D项,总体来看,2010年粮食产量高于2006年,D正确。
    综上所述,只有C错误。

  • 第18题:

    根据下列图文回答:

    2004年某省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0.2%调整为58.4%,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7.11 万公顷,比去年减少9.0 万公顷,粮食总产量713.16 万吨,其中春、夏、秋粮约产量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与去年相比,春粮减产5.31 万吨,夏粮减产2.37 万吨,秋粮减产42.38 万吨,总产量下降50.06 万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蔬菜、药材种植面积分别增长1.3%、3.0%和15.9%;烟叶和甘蔗种植面积分别减少8.7%和1.1%;蔬菜、果用瓜、油料、甘蔗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04 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与总产量比2003 年减少的百分比分别约为( )

    A. 5.8%与6.6%
    B. 1.8%与11.95%
    C. 60.2%与15.9%
    D. 1.8%与6.6%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2004年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百分比为:(147.11-156.11)÷156.11≈-5.8%,2003年粮食总产量是713.16+5.31+2.37+42.38=763.22,总产量减少的百分比为:(713.16-763.22)÷763.22≈-6.6%。故答案为A。

  • 第19题:

    某地区2012~2017年的粮食产量(单位:万吨)分别为57120.85、58957.97、60193.84、60702.61、62143.92和61625.0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2017年粮食产量比2016年增加了518.87万吨
    B.2017年粮食产量比2016年减少了518.87万吨
    C.近五年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60724.678万吨
    D.近五年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900.84万吨
    E.近五年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750.7万吨

    答案:B,D
    解析:

  • 第20题:

    自二十世纪末期,山西同全国一样,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实施了“一减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山西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2004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2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1.74千公顷,增长3.24%,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全省粮食生产再次突破百亿公斤,达到106.2亿公斤。之后三年粮田面积稳定回升,2007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173.21千公顷。2005年尽管遭遇严重旱灾,全省粮食总产仍达到了97.8亿公斤的较高水平。2006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521.23千公顷,全省粮食总产达107.33亿公斤,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可达105亿公斤。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达512.22亿公斤,年均粮食生产总量达102.44亿公斤,这标志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迈上百亿公斤台阶。


    预计2007年山西省平均每千公顷的粮食产量和上年相比( )。

    A. 大约增加了0.0025亿公斤
    B. 大约减少了0.0025亿公斤
    C. 大约增加了0.0125亿公斤
    D. 大约减少了0.0125亿公斤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只有A选项最接近。故答案为A。

  • 第21题:

    自二十世纪末期,山西同全国一样,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粮价持续走低,粮食生产效益滑坡,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2004年初,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实施了“一减三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连续三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保护和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被提到空前高度。山西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另一方面在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2004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925.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91.74千公顷,增长3.24%,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全省粮食生产再次突破百亿公斤,达到106.2亿公斤。之后三年粮田面积稳定回升,2007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173.21千公顷。2005年尽管遭遇严重旱灾,全省粮食总产仍达到了97.8亿公斤的较高水平。2006年全省粮田面积达3521.23千公顷,全省粮食总产达107.33亿公斤,预计2007年粮食总产可达105亿公斤。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全省粮食生产总量达512.22亿公斤,年均粮食生产总量达102.44亿公斤,这标志着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迈上百亿公斤台阶。


    2006年山西省粮食产量和2005年相比增加了( )。

    A. 2.3%
    B. 9.7%
    C. 23.5%
    D. 37.2%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107.33-97.8)÷97.8-9.7%。故答案为B。

  • 第22题:

    2011—2017年我国已经流转的土地用途



    根据上图,下列推算正确的是:

    A.2011—2014年,流转后用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土地的同比增长率都高于流转后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土地的增长率
    B.该图反映了2011—2017年土地流转市场中,每年超过半数土地都用于非粮食种植
    C.2011—2017年,流转后用于非粮食作物的土地面积整体高于流转后用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
    D.2016年我国已经流转的土地比2012年多约2.2亿亩

    答案:D
    解析:
    A项,由条形图中数据可知,2012年流转后用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土地的同比增长率为12477/10281-1=2196/10281<22%,流转后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土地的增长率为1930/8387=23.X%,前者小于后者,错误。
    B项,由条形图中数据可知,每年流转后用于非粮食作物的土地均小于流转后用于粮食作物的,即未到半数土地用于非粮食种植,错误。
    C项,由B项分析可知,流转后用于非粮食作物的土地面积整体低于流转后用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错误。直接选D。
    验证D项,根据图中数据知,2016年我国已经流转的土地为(25331+19352)万亩,2012年的为(12477+10317)万亩,所求为25331+19352-(12477+10317)≈25300+19400-(12500+10300)=21900万亩≈2.2亿亩,正确。

  • 第23题:

    已知某地区1995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1倍,比1990年增长了0.5倍,那么1990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

    • A、0.33倍
    • B、0.5倍
    • C、0.75倍
    • D、2倍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