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大战后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日本的工业用水量在1973年达到顶峰,到1989年下降了24%,而工业产量仍稳定增长。美国也与此相仿,美国的工业用水量自1950年起下降了36%,而工业产出却增长了3.7倍。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降低用水成本可扩大产出B.节约工业用水大有潜力C.工业的增长取决于减少工业用水D.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工业用水的效率

题目

在二次大战后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日本的工业用水量在1973年达到顶峰,到1989年下降了24%,而工业产量仍稳定增长。美国也与此相仿,美国的工业用水量自1950年起下降了36%,而工业产出却增长了3.7倍。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降低用水成本可扩大产出

B.节约工业用水大有潜力

C.工业的增长取决于减少工业用水

D.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工业用水的效率


相似考题
更多“在二次大战后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日本的工业用水量在1973年达到顶峰,到1989年下降了24%,而工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二次大战后日本法律深受()国法的影响。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参考答案:B

  • 第2题:

    10、世界纺织生产经过哪几次大飞跃?

    A.从手工到机械化

    B.从机械化到工业化

    C.从手工到工业化

    D.从工业化到自动化


    从手工到机械化;从机械化到工业化

  • 第3题:

    在二次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原因是受什么的作用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A

  • 第4题:

    简述日本二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


    参考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价廉质次,战后日本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经济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工业设计也有了很大进步。
    1、从1945—1952年是日本工业的恢复阶段,业设计的发展首先是从学习和借鉴欧美设计开始的。业设计尚处于启蒙阶段,优秀设计作品不多。
    2、1953—1960年这一时期为成长期,日本的经济与工业都在持续发展。日本的工业设计从模仿欧美产品着手,以求打开国际市场,这就使日本的不少产品都具有明显的模仿痕迹。
    3、从1961年起日本工业进入了发展阶段,即日本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出现了一个全盛的时期,工业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由模仿逐渐走向创造自己的特色,从而成了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设计大国之一。


  • 第5题:

    13、在二战后得到蓬勃发展的住宅工业化有什么缺点?

    A.规模效益

    B.质量标准化

    C.快速建造

    D.单调重复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