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了( )。A.96%和1.2倍B.1.2倍和96%C.91%和1.3倍D.97%和1.5倍

题目

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了( )。

A.96%和1.2倍

B.1.2倍和96%

C.91%和1.3倍

D.97%和1.5倍


相似考题
更多“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了( )。 A.96%和1.2倍 B.1.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005年,中等收入国家国际旅游支出约占世界的18%

    B.2000-2009年,中国香港国际旅游收入变化呈现先缓后急的走势

    C.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发达国家的国际旅游支出和收入都比发展中国家高

    D.2000-2009年,美国的国际旅游支出和国际旅游收入在各个国家中都是最高的


    正确答案:D

    D[解析]A项计算比较繁琐,先跳过;2000-2009年,中国香港国际旅游收入变化呈现先急后缓的走势,B项错误;日本是发达国家,它的国际旅游收入比中国少,故C项说法不正确,排除;观察图表可知,2000-2009年,美国的国际旅游支出和国际旅游收入在各个国家中都是最高的,D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第2题:

    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学生占十二至十七岁人口比重,高收入国家为93%,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7%,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9%,低收入国家为26%,最低收入国家为12%;大学生占二十至二十四岁比重,高收

    入国家为39%,上中等收入国家为20%,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6%,低收入国家为3%,最低收入国家为2%。 这段话支持的主要观点是( )。

    A.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平均年龄段所占比重,高收入国家比低收入国家高

    B.经济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国民素质的高低

    C.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

    D.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情况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D

  • 第3题:



    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处于类国家的水平。

    A. 高收入国家
    B. 上中等收入国家
    C. 中等收入国家
    D. 低收入国家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表中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差最小的两个收入组是( )。

    A.低收入户与中低收入户

    B.中低收入户与中等收入户

    C.中等收入户与中高收入户

    D.中高收入户与高收入户


    正确答案:B
    B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中低收入户与中等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相差1162.3元,小于其他收入组之间的差距,故选B。

  • 第5题:

    世界银行将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按人均收入水平分为4个组别: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少于756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756.2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2996—9265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高于9265美元)。中国目前属于( )国家。

    A.低收入

    B.下中等收入

    C.上中等收入

    D.高收入


    正确答案:C
    C【解析】2008年中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