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参考例文]

蓝图

——改善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生活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民生”具体概括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它覆盖了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治安等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方面。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我省才能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保障好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为此,我省应该努力形成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教育卫生等多层次、多方面保障基本民生的制度体系。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我省现在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必须既要看到生存、生计等基本民生问题,也要看到生活品质、生机活力等民生问题。在此新形势下,我省全面改善民生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素质。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科学知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行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同时,我们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我省作为沿海发达地区,虽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但城乡、区域发展的差异和不协调问题同样存在。我省亟须统筹兼顾,努力形成协调发展的格局,让小康建设惠及全民。为此,我省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水平,要积极推进下山脱贫、内聚外迁,继续把农村低保和城镇零就业家庭作为就业帮扶的突出重点。

二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是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心转向农村、欠发达地区。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等,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建立覆盖城乡、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遵循“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以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努力在全国率先建立统筹城乡、惠及全民、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让全省人民共建小康社会。

改善民生作为我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我省要扎实推进改善民生工作,切实把改善民生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全过程。

更多“请以“蓝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理解和体会,以“阅读经典,传承文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符合题意,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字数在1000~12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例文
    阅读经典,传承文明
    阅读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出现了电脑、手机、MP4等新兴的工具,使阅读的途径大大拓宽,阅读量在增加,但是人们阅读的内容却没有相应的提升,浅阅读和功利化阅读盛行。很多人热衷于求职宝典、考试辅导、时尚热点、八卦娱乐类图书和杂志上,凝结着人们智慧的经典作品被束之高阁。这种阅读对象选择的浅化和功利化容易使人们沉溺浅层次的生活情趣上,使生活过得狭隘单调,导致阅读对人生的作用大大折扣。
    阅读作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不仅可以消遣时光,获取信息,丰富精神生活,而且,阅读经典作品是我们和先贤智者们的交流,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指导我们不为外物所困,追求心灵的安顿。使我们的生命体验得以升华。更重要的是阅读可以提升人们的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升整个民族的整体文明素质。因此,阅读经典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是加快提高国家文明程度,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经典作品是历史的积淀,蕴含着无数丰富的哲理。我国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无数值得珍视的经典,这些经典不是过时的文化,而是对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的大智慧。因此阅读经典不仅仅是为了吸取知识,学习至圣先贤的思想,最重要的把经典融入生活,用经典的智慧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正是我国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在实践中的升华。各种经典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可以与时俱进、得以不断实践和升华的哲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阅读经典,传承文明呢?
    首先营造良好的爱阅读的社会氛围,努力培养社会文明风尚。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宣传阅读经典的意义,推荐经典作品,使经典随处可见,使人们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其次采取措施创造阅读的条件。继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阅读,培养全体公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大力倡导开展捐赠助学活动,重视为农村和贫困地区创造阅读的条件,丰富其精神生活;针对不同人群,通过加强中华经典的现代阐释,针对不同的人群,分别提供白话翻译本、简体字本、繁体字原本等多种载体,使大家能够真正读得下、读得懂,对经典感到亲近和熟悉;通过不断加快图书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步伐,让所有爱读书的人都能看到想看的书,使图书馆成为人们学习、休闲的好去处;真正把书价降下来,让普通的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书。最后,作为个人也要注重通过阅读经典提升自身素质,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总之,阅读经典,传承文明是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中共十七大报告把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客观上要求现代社会中重视阅读经典,传承文明,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 第2题:

    以“没有好环境,哪来新农村”为题,自拟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12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参考范文
    没有好环境,哪来新农村
    ——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
    印象中的农村应该是天蓝、日丽、山青、水碧的世外桃源,但遗憾的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农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村口堆满垃圾,随处‘可见被丢弃、堆积的农药瓶、白色地膜、牲畜粪便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优美风景似乎只能留在文学作品中和人们无限的回忆里了。为什么昔日农村的青山绿水变成了今日的垃圾成山、恶臭遍水?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一是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匮乏。没有建立稳定的农村环保资金来源渠道,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专项资金短缺导致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
      二是环境监管、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标准不健全。我国长期将环保工作的重点放在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上,农村环境保护缺乏科学规划,特别是在乡镇一级没有建立起综合决策机制,以及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的环保机构。另外,立法的不足再加上相关标准的不健全,就导致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法无定规,无法从制度层面对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举措进行保障。三是农民本身的环保意识差。将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焚烧、不加收集乱扔乱抛的现象,在许多农村地区屡见不鲜。四是乡镇工业企业向农村转移。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工业企业有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之势,一些企业违规排污的行为给农村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农村环境污染制约和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威胁着农村人口的健康,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没有好环境就没有新农村,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还农村一片净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已迫在眉睫。切实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保障资金来源是基础。国家在全国推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以来,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众多村庄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央财政“以奖促治”资金是补助性资金,重在引导、推动,因此,要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专项资金的后续来源。
    切实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是保障。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必须进入有法可依、依法治理的新阶段。关键是要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在乡镇一级建立起综合决策机制,以及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的环保机构,从而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供制度方面的支持。切实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提上日程,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是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是农村环境保护的根本和关键。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能营造一个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各项政策法规更加顺利地得以实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同样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更朝夕之功,需下大气力。由于全国各地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对策,切实把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摆上议事日程,以真正建设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3题: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45分)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不少于10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范文
    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通过法定程序积极参与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竞争。而现阶段不断涌现的“富人村官”适应了这一新的形势,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富人村官”中绝大多数都是先富起来的本地村民,其身份涉及企业家、工商户、养殖户等多个职业,他们按照党的政策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勤奋发家致富。他们的成功为村民树立了榜样。村民选择这群人作为致富的带头人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这群村民眼中的“能人”“富人”经过合法选举程序后成功上任,将会对农村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而他们利用这些优势在农村中服务将会充分证明知识、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广阔的农村也为众多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是必要之举,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人才的持续引进来推动。
    大多数的“富人村官”是曾经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而今又重返故土的新型“农民”。他们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经过多年的闯荡,积累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他们回到家乡,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资金和项目,也将会与乡亲们分享自己的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市场等资源,在为他们自己赢得声望的同时,客观上也培养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必将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镭力支持。
    “富人村官”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可是现实中也面临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从长远看,这群人服务农村的意愿能维持多久,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能有多大?他们是否都是德才兼备的村官候选人,是否真是为了带领村民致富?类似的许多问题不断提醒着我们:人才的引进要建立长效机制,更要建立监督机制。古时乡村社会有所谓的“乡绅政治”,主要指的是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等来治理乡村,现如今的“富人村官”有着与其相似的本质。实践中需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通过“富人村官”这一新举措在农村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建立一种长效的监督机制,使人才真正地扎根于农村。
    总之,人才的引进不仅要重视人才的质量,同时还要注意人才引进制度的长效性。“富人村官”为我们展示了现实中的一种选择,而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当今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 第4题:

    根据给定的所有材料,以“金融危机下拉动内需”为主题,写一篇策论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9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作答A:
    拉动内需从保障民生做起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危害程度大,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许多国家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经济不可避免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经受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具体措施,中心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这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非常必要。但是在我国居民储蓄额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老百姓却仍然不敢消费。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上“太贵”的东西越来越多:房价居高不下,普通百姓买房难;教育收费太高,加上就业困难,有的家庭理性地选择让孩子放弃高考;医院看病费用高,平价医院一时还解决不了看病贵……
    目前我国国内有较高的储蓄率,消费市场也存在巨大潜力,比如,城乡居民对改善住房的愿望十分强烈,对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还比较强劲,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国家应该调整宏观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增加政府投资,集中解决民生等领域的历史欠账,加快办成一批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大事、实事。具体建设项目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等;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等;加快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进行改造等;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低收入群众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则会直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扩大内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巨大,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保证民生,坚持扩大内需,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就能长期保持强劲。
    评析:该答卷行文流畅,观点鲜明,将拉动内需与保障民生结合起来。文章内容不仅与当前的主流提法相一致,而且将经济问题自然而然上升到民生的高度,颇有见地,是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答B:
    金融危机成因及应对
    当前,美国的金融危机不断恶化,不仅对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实体经济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冲击。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对我国的进口急剧减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我国企业出口困难。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抬头,贸易摩擦加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出口。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差,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此外,在2008年,因许多国外企业无法按时支付货款,形成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大量应收账款。
    二是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口企业造成了冲击。一方面,由于2008年下半年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我国很多进口企业刚刚与外国相关企业签订了高价协议,支付了高额货款,但是很快就遭受了价格大幅暴跌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在国内经济下滑的过程中,许多国内企业对进口产品需求减少,进一步给进口企业的业务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是美国金融危机在我国国内造成了横向冲击。随着时间的延续,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造成的冲击不断向有关的上、下游企业传导。许多国内的设备制造企业向有关的进、出口企业提供了产品,但由于我国的进、出口企业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资金紧张,无法支付货款,形成了大量的国内应收账款,从而使国内设备制造业陷入了困境。
    中国目前应对金融危机应该采取的方法,一要引导企业改变生产模式。由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向少而专、精而强方向转变。这次中国受到冲击较大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使其适销对路、适应市场需要、减少产品积压,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提高“免疫力”。二要实施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国内乃至国际市场竞争力。三要加强技术改造。要使企业在诸如此次类似的危机中“转危为安”,只有平时不断地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指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和后劲,才能使企业的产品在整体市场萎缩中独占鳌头、长盛不衰;四要冷静选择项目。根据经济学的相关原理,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真实反映。全球经济每十年左右要经历一次大周期调整。实际上这相当于一次自然调整,可以说也是市场经济在经济规律自身作用下的结果,不适应市场的产品和项目会在调整中淘汰而被新的产品和项目所取代。所以有人说“困难与机会并存”,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在这次调整中,企业必须冷静地选择好项目,不能人云亦云、上重复项目,否则就会在市场竞争中惨遭淘汰。只有选准项目,才能顺利地“转危为机”,化不利为有利。
    评析:本文采用的是简单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从内容上讲,该文内容丰富、思路清晰;但是,该文第一部分与前面的题目有重复之嫌。作为申论文章,本文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得分应属于中等偏上。

  • 第5题:

    结合给定资料,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不少于10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范文
    不断加强人才引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0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鼓励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通过法定程序积极参与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竞争。而现阶段不断涌现的“富人村官”适应了这一新的形势,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富人村官”中绝大多数都是先富起来的本地村民,其身份涉及企业家、工商户、养殖户等多个职业,他们按照党的政策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勤奋发家致富。他们的成功为村民树立了榜样。村民选择这群人作为致富的带头人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这群村民眼中的“能人”“富人”经过合法选举程序后成功上任,将会对农村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说,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他们的优势所在,而他们利用这些优势在农村中服务将会充分证明知识、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广阔的农村也为众多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不断加强人才引进是必要之举,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人才的持续引进来推动。
    大多数的“富人村官”是曾经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而今又重返故土的新型“农民”。他们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经过多年的闯荡,积累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他们回到家乡,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资金和项目,也将会与乡亲们分享自己的技术、信息、管理经验、市场等资源,在为他们自己赢得声望的同时:客观上也培养了农村的人力资源。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必将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 力、智力支持。
    “富人村官”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可是现实中也面临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从长远看,这群人服务农村的意愿能维持多久,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能有多大?他们是否都是德才兼备的村官候选人,是否真是为了带领村民致富?类似的许多问题不断提醒着我们:人才的引进要建立长效机制,更要建立监督机制。古时乡村社会有所谓的“乡绅政治”,主要指的是乡村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等来治理乡村,现如今的“富人村官”有着与其相似的本质。实践中需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通过“富人村官”这一新举措在农村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上建立一种长效的监督机制,使人才真正地扎根于农村。
    总之,人才的引进不仅要重视人才的质量,同时还要注意人才引进制度的长效性。“富人村官”为我们展示了现实中的一种选择,而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当今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