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调查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某调查小组列举了40部文学作品,请60名在校大学生选择他们已经阅读或正在阅读的作品.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只读过或正在阅读其中的6到8部作品,仅少数大学生读过30部以上,甚至有的大学生一部也没有读过.其中,《小时代》读过的人最多,60个人中有50个大学生都读过或正在阅读;《安娜·卡列尼娜》则所有的大学生都没有读过.由此,该实验小组得出结论,当前大学生很少阅读文学作品,甚至根本不接触文学作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该实验小组的结论构成质疑?( )
A.实验小组选取的40部文学作品不具有代表性
B.实验小组选取的60名大学生喜爱玩游戏,不喜欢阅读文学作品
C.实验小组选取的40部文学作品在大学图书馆中不容易被找到
D.《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很多中文系的学生也没有读过
第1题:
第2题:
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
A现状调查
B相关调查
C发展调查
D普遍调查
第3题:
大学生应该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4题:
大学生阅读最多的文献是()
第5题:
大学生的阅读可分为专业性阅读和非专业性阅读,其中专业性阅读包括()三种类型。
第6题:
假如现在要调查某校在校大学生上网情况,最合适的抽样框是()
第7题:
大学生读者的阅读需要特点是:教学用书的稳定性、()、阶段性。
第8题:
对某校在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则()。
第9题:
期刊
专利
标准
图书
第10题:
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阅读中学习语言表达
阅读的目标是促进写作
阅读可以扩大学生对作文的理解
阅读能力可以迁移到写作上
第11题:
价值阅读
品质阅读
批评型阅读
鉴赏型阅读
第12题:
调查对象是该校全部大学生
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个大学生
调查单位是该校每个大学生
调查单位是学生的成绩
调查项目是学生的成绩
第13题:
阅读对作文的促进作用包括()
A阅读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
B从阅读中学习语言表达
C阅读的目标是促进写作
D阅读可以扩大学生对作文的理解
E阅读能力可以迁移到写作上
第14题:
关于当代大学生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5题:
简述当代大学生品德现状的特点。
第16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材料二针对部分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难、打开局面慢的情况,湖南津市对大学生“村官”推行导师制培养,建立“3+1”师徒帮带制度,即由党政领导、联村干部、村干部同时联系帮带1名大学生“村官”,着力提升大学生“村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本领。 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第17题:
对某校大学生状况进行调查,则()。
第18题:
文学作品指的是()。
第19题:
阅读还只停留在作品的表层,没有进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没有把文学作品当作审美对象,这种阅读叫做()
第20题:
文学文本
未经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
读者已经阅读的文学文本
文学语言
第21题:
消化性阅读
独立性阅读
修养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
第22题: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大学生今后将走上社会各种岗位
大学生将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力量
大学生在校诚信教育对于以后的工作无关紧要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