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连城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是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
以上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
C.战国人是不会以鲁国《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在百部以上
第1题:
第2题:
相传《春秋左氏传》是由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学家所著。
第3题:
《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为()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的史事。
第4题:
《春秋》是()的编年史。
第5题:
《春秋》是经过()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第6题:
春秋这一时代名,因孔子所修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
第7题:
西周初年,周公长子伯禽就封鲁国。《史记·鲁周公世家》说:“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由此可以得知()
第8题:
《春秋》记载的鲁国最后的国君是()。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时期,因鲁国的史书《春秋》而得名。
第14题:
春秋时鲁国在此简称鲁的是?
第15题:
《春秋》经是从鲁国哪位国君开始记载的?()
第16题:
中国春秋时代鲁国的社会分层是人有十等,前四等是王、公、大夫和()。
第17题: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册编写的一部经典。
第18题:
“春秋”得名于楚国的编年史《春秋》()
第19题: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人,当时的鲁国就是现在的()
第20题:
第21题:
鲁桓公
鲁隐公
鲁庄公
鲁定公
第22题:
《史记》
《汉书》
《春秋》
《左传》
《资治通鉴》
第23题:
第24题:
鲁定公
鲁哀公
鲁襄公
鲁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