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11-115题。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五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五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 ]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与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 ]。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剂,它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2005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并且将于2015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第1题: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臭氧消毒副产物 ( )。
A.溴仿
B.一溴二氯甲烷
C.二溴一氯甲烷
D.氯仿
E.溴酸盐
第2题:
目前允许使用的折射率最高的浸液是()。
第3题:
1211灭火器是()的代号,分子式是CF2ClBr。
第4题:
溴在常温下呈棕红色液体状,有剧毒,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第5题:
熏蒸剂包括以下几种()
第6题:
含甲烷、乙烷或丙烷的氢溴氟烃(H
第7题:
含溴化甲烷(甲基溴)或溴氯甲烷的
第8题:
下列浸液中,常用于观察宝石内部特征的是()。
第9题:
1211灭火剂的化学名称()。
第10题: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二氟一氯一溴乙烷
二氟一氯一溴丙烷
二氟一氯一溴丁烷
第11题:
四氟二溴乙烷
二氟二溴甲烷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三氟一溴甲烷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五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第14题:
可用浸液中折射率最高的为()。
第15题:
常用的卤代烷灭火剂有()等几种。
第16题:
Methyl Bromide是一种常用的熏蒸药剂,它的常用中文名称是()
第17题:
含溴氯二氟甲烷、溴三氟甲烷或二
第18题:
溴三氟甲烷
第19题:
可用于鉴别蓝宝石和扩散处理蓝宝石的浸液是()。
第20题:
宝石鉴定中使用的3.05的重液的成分是:()
第21题:
1211灭火器的主要成份是()。
第22题:
1-溴丁烷
2,2-二甲基-1-溴丁烷
2-甲基-1-溴丁烷
3-甲基-1-溴丁烷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