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有15人参加数学小组,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 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 A.16 B.17 C.18 D.19
第1题:
某班有50名学生,参加语文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3人,参加英语竞赛的有20人,每人至多参加两科,那么参加两科的最多有多少人?( )
A.28
B.35
C.39
D.42
第2题:
某校参加数学竞赛有120名男生、80名女生,参加语文竞赛有120名女生、80名男生。已知该校总共有260名学生参加了竞赛,其中有75名男生两科竞赛都参加了,那么只参加数学竞赛而没有参加语文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
A.15
B.25
C.65
D.75
第3题:
某年级的课外小组分为美术、音乐、手工三个小组,参加美术小组有20人,参加音乐小组有24人,参加手工小组有31人,同时参加美术和音乐两个小组有5人,同时参加音乐和手工两个小组有6人,同时参加美术和手工两个小组的有7人,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3人,这个年级参加课外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 A.75人 B.57人 C.63人 D. 60人
第4题:
某班有36名同学参加数学、物理、化学课外探究小组,每名同学至多参加两个小组,已知参加数学、物理、化学小组的人数分别为26,15,13,同时参加数学和物理小组的有6人,同时参加物理和化学小组的有4人,则同时参加数学和化学小组的有 人。
第5题:
数学老师将上微积分课的一部分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获得的平均分要比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高许多。数学系把小组成员的好成绩归功于参加了学习小组。上述推理的假设是什么?
A.对老师来讲,微积分是一门很难向一大组学生讲解的课程。
B.参加学习小组的同学与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同学相比,既没有专门准备,也没有受到太多激励。
C.小组成员花在微积分上的时间并没有影响他们其他课程的成绩。
D.参加学习小组的同学中很少有人打算学习比微积分更高级的其他数学课。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某小学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航模小组、英语小组、小乐团等,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其中足球小组的课外活动属于()。
第11题:
某班有60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30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32人,两科都没有参加的有20人。同时参加物理、数学两科竞赛的有多少人?
第12题:
学生学逻辑比较困难
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与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起点相同
参加学习小组没有影响其他课程的成绩
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中很少有人打算学习比逻辑更简单的其他课程
第13题:
某班有50名学生,参加英语竞赛的有2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0人,参加物理竞赛的有23人,每人最多参加两科,那么只参加两科的最多有多少人?
A.23
B.35
C.28
D.21
第14题:
某班有35个学生.每个学生至少参加英语小组、语文小组、数学小组中的一个课外活动小组。现已知参加英语小组的有17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30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13人。如果有5个学生三个小组全参加了,问有多少个学生只参加了一个小组( )
A.15人
B.16人
C.17人
D.18人
第15题:
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20名男生,80名女生,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20名女生,80名男生。已知该校总共有260名学生参加了竞赛,其中有75名男生两科都参加了,问只参加数学竞赛而没有参加语寒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 )
A.65
B.60
C.45
D.15
第16题:
数学教师安排一些选修微积分课程的学生参加一个学生自己领导的小型学习小组。既然学习小组的参加者所得的平均分数比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人要高,数学系把微积分课的良好表现归因于学习小组的参加。上面描述的数学系的推论,假设了下面哪一项?( )
A.对于教授数目众多的学生的教师而言,微积分是一个困难的科目。
B.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与未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相比,既没有很好地准备,学习积极性也并不高出许多。
C.花在微积分学习小组中的时间对参加者其他课程的学习没有显著的影响。
D.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比未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受到老师的个人辅导多。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宝葫芦的秘密》中,王葆参加的兴趣小组是()
第22题:
逻辑老师将上逻辑课的一部分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获得的平均分要比没有参加学习小组的学生高许多,所以参加学习小组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上述推理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第23题:
文艺小组
科学小组
航模小组
文学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