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10年相比,2011年税收收入占我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 )。 A.下降1.6个百分点 B.下降2.7个百分点 C.上升1.6个百分点 D.上升2.7个百分点
第1题:
2003 年,中成药的制造业盈利占医药制造业盈利的比重比 2002年( )。
A.上升了 20.2个百分点
B.下降了 20.2 个百分点
C.下降了 2.7 个百分点
D.上升了 2.7 个百分点
第2题:
2006年与2005年比福建省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是( )。
A.上升了4.3个百分点
B.上升了4.1个百分点
C.下降了0.3个百分点
D.下降了3.9个百分点
第3题:
2008年与2004年相比,增长速度约( )。 A.下降了3.2个百分点 B.上升了3.2个百分点 C.下降了2.2个百分点 D.上升了2.2个百分点
第4题:
2010年上半年,该省建筑业企业在外省完成的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与去年同期相比( )。
A.上升16.5个百分点
B.下降6.7个百分点
C.下降16.5个百分点
D.上升6.7个百分点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上升了20个百分点
上升了2个百分点
下降了20个百分点
下降了0个百分点
第9题:
2006年与2005年比福建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A.上升了4.3个百分点
B.上升了4.1个百分点
C.下降了0.3个百分点
D.下降了3.9个百分点
第10题:
根据材料,回答 96~100 题。
2007年11月初,国家统计局组织进行了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
对于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认为“很安全”的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0.8%,认为“安全”的占42.8%。认为“基本安全”的占29.7%,“不太安全”的占5.2%,“不安全”的占1.5%,其中认为“很安全”、“安全”和“基本安全”的比重合计占到93.3%,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感受稳中有升。在影响群众安全感受的问题中,被调查人选择“刑事犯罪”的占24.8%,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占27.6%,选择“交通事故”的占38.2%,选择“火灾”的占9.4%。与2006年相比,选择“刑事犯罪”的下降了1.2个百分点,选择“公共秩序混乱”的下降了4.2个百分点,选择“交通事故”的上升了5.0个百分点。选择“火灾”的上升0.4个百分点。被调查人认为当地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有明显好转”的占24.0%,认为“有好转”的占48.0%,认为“和以前一样”的占24.8%,认为“比以前差”的占2.7%,认为“比以前差很多”的占0.5%。选择“有明显好转”、“有好转”和“和以前一样”的比重合计为96.8%,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关于某些特殊场所的治安秩序状况,被调查人认为“学校周围”治安秩序状况“好”的占55.0%,比2006年上升了7.8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35.2%,下降了4.4个百分点;认为“差”的占3.7%,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不了解”的占6.1%,下降了2.1个百分点。被调查人认为“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状况“好”的占32.6%,比2006年上升了7.0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38.9%,下降了0.1个百分点;认为“差”的占6.0%,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不了解”的占22.5%,下降了5.2个百分点。
关于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被调查人认为打击“有力”的占58.1%,比2006年上升了9.9个百分点;认为“不太有力”的占36.7%,下降了7.3个百分点;认为“不力”的占5.2%,下降了2.6个百分点。关于治安岗亭(或门卫室)和治安巡逻队的配备状况,被调查人住地附近有“治安岗亭(警务站)或门卫室”的占42.4%,比2006年上升了8.2个百分点,没有的占57.6%;有“治安巡逻队”的占59.9%。比2006年上升了4.7个百分点,没有的占40.1%。 第 96 题 2006年选择“刑事犯罪”比选择“公共秩序混乱”低了( )个百分点。
A.3.8
B.5.8
C.4.2
D.1.2
第11题:
与2007年相比.2008年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构成中企业占比:
A.下降了1.2个百分点
B.上升了0.8个百分点
C.下降了0.8个百分点
D.上升了1.2个百分点
第12题:
与2007年相比,2008年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构成中企业所占比重是:
A.下降了1.2个百分点
B.上升了0.8个百分点
C.下降了0.8个百分点
D.上升了1.2个百分点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下降了64个百分点
上升了25个百分点
下降了7%
上升了3%
第16题:
上升2.2个百分点
下降2.2个百分点
上升4.2个百分点
下降4.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