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去乙地,同时张平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去甲地,80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张平到达甲地后马上折回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20分钟在途中追上李明。张平达到乙地后又马上折回甲地,这样一直下去。当李明到达乙在,张平共追上李明多少次?( ) A.4 B.5 C.6 D.7

题目

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去乙地,同时张平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去甲地,80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张平到达甲地后马上折回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20分钟在途中追上李明。张平达到乙地后又马上折回甲地,这样一直下去。当李明到达乙在,张平共追上李明多少次?( ) A.4 B.5 C.6 D.7


相似考题
更多“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去乙地,同时张平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去甲地,80分钟后 ”相关问题
  • 第1题:

    通过大量研究得知,甲、乙两地甲肝病人构成,甲地为76%,乙地为24%,则可认为A.甲地甲肝发病率高SX

    通过大量研究得知,甲、乙两地甲肝病人构成,甲地为76%,乙地为24%,则可认为

    A.甲地甲肝发病率高

    B.乙地甲肝发病率高

    C.甲地甲肝发病人数多于乙地

    D.乙地甲肝发病人数多于甲地

    E.不能进行任何比较


    正确答案:E

  • 第2题:

    小明步行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李刚骑摩托车同时从乙地出发到甲地。48分钟后两人相遇,李刚到达甲地后马上返回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16分钟追上小明。如果李刚不停地往返于甲、乙两地.那么当小明到达乙地时,李刚共追上小明几次?

    A.3

    B.6

    C.5

    D.7


    正确答案:A
    依题意两人第一次相遇后李刚对小明的追及距离为2倍的小明相遇前走的路程。小明走这段用时为48分钟,故,因此,李刚的速度是小明的7倍。则小明从甲到乙的时间中李刚跑了3个半往返,因此他追上小明3次。

  • 第3题:

    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往乙地;同时张平开摩托车从乙地出发往甲地。80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张平到达甲地后马上折回往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20分钟张平在途中追上李明。张平到达乙地后又马上折回往甲地,这样一直下去,当李明到达乙地时,张平追上李明的次数是多少?( )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往乙地;同时张平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往甲地。80分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张平到达甲地后马上折回往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20分张平在途中追上李明。张平到达乙地后又马上折回往甲地,这样一直下去,当李明到达乙地时,张平追上李明的次数是多少?( )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甲、乙两地相距2800米,小明从甲地步行出发5分钟后,小军骑车从乙地出发,又经过10分钟两人相遇。若小军骑车比小明步行每分钟多行160米,则小明步行速度为( )。

    A.48米/分钟

    B.60米/分钟

    C.58米/分钟

    D.68米/分钟


    正确答案:A

    设小明步行速度为x米/分钟,那么5x+lO(x+x+160)=2800,解得x=48米/分钟。

  • 第6题:

    某单位组织员工进行拓展训练,沿公路从甲地步行至乙地,再由乙地立即原路返回甲地。如员工每天行进的路程比前一天增加1千米,则去时用4天时间走完的路程,返回时用3天就能走完。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

    A.42
    B.52
    C.63
    D.84

    答案:A
    解析:
    设员工第一天走了a千米,则由题意得:a+a+l+a+2+a+3=a+4+a+5+a+6,解之得:a=9,则由此可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a+4+a+5+a+6=42(千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7题:

    设乙地在甲、丙两地之间,小赵从乙地出发到甲地去送材料,小钱从乙地到丙地去送另一份材料,两人同时出发,10分钟后,小孙发现小赵小钱两人都忘记带介绍信,于是他从乙地出发骑车去追赶小赵和小钱,以便把介绍信送给他们。已知小赵小钱小孙的速度之比为1:2:3,且中途不停留。那么,小孙从乙地出发到把介绍信送到后返回乙地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A.45
    B.70
    C.90
    D.95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根据小赵小钱小孙的速度之比赋值他们的速度分别为1、2、3。乙地出发后10分钟,小孙给小赵小钱分别两个方向送介绍信,此时小赵已行走1×10=10距离,小钱走了2×10=20的距离。问最少需要多少时间,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先追小钱第二步:追及的距离为20,20=(3-2)×t,t=20分钟,把介绍信给小钱后花了20分钟。第三步:返回追小赵,小赵此时又行走了20×1=20的距离,小孙需追及的距离为 10+20+20×3=90的距离。所花时间为90=(3-1)×t,t=45分钟。第四步:介绍信给了小赵之后,返回时间为45-20=25分钟。第五步;一共花了20+45+25=90分钟。因此,选择C选项。

  • 第8题:

    小张从甲地出发匀速前往乙地,同时小李和小王从乙地出发匀速前往甲地,小张和小李在途中的丙地相遇,小张和小王在途中的丁相遇,已知小张的速度比小李快一半,小王的速度比小李慢一半,则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与甲乙之间的距离之比为:

    A.2:15
    B.1:4
    C.3:20
    D.1:15

    答案:C
    解析:

  • 第9题:

    丙地为甲、乙两地之间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测速点,其与甲地之间的距离是与乙地之间距离的一半,A、B两车分别丛甲地和乙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第一次迎面相遇的位置距离丙地500米,两车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刻原路返回,第二次两车相遇也为迎面相遇,问第二次相遇的位置一定:

    A.距离甲地1500米
    B.距离乙地1500米
    C.距离丙地1500米
    D.距离乙、丙中点1500米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
    第二步,设甲丙的距离为x米,那么乙丙的距离为2x米,第二次仍为迎面相遇,故两车速度比不能超过2∶1,那么第一次相遇A车走了(x+500)米,B车走了(2x-500)米,根据两端出发多次相遇问题公式,第二次相遇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的3倍,故第二次相遇时A车共走了3×(x+500)=3x+1500(米),3x是甲乙的全程,故A车走了从甲到乙的全程后又走了1500米,即距离乙地1500米。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10题:

    甲地与乙地面积相等。甲地有100种昆虫,乙地只有5种昆虫。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甲地大于乙地
    • B、乙地大于甲地
    • C、两地相同
    • D、不能判断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单选题
    甲、乙两地相距210公里,a、b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并连续往返于两地,从甲地出发的a汽车的速度为90公里/小时,从乙地出发的b汽车的速度为120公里/小时,问a汽车第二次从甲地出发后与b汽车相遇时,b汽车共行驶了多少公里?(  )
    A

    560公里

    B

    600公里

    C

    620公里

    D

    630公里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在a车第二次从甲地出发与b车相遇时,是两车的第三次相遇,两车共行驶5个全程,即210×5=1050公里,a车与b车的速度比为90:120=3:4,所以b车行驶的路程为1050×4/(3+4)=600公里。

  • 第12题:

    小明8点骑摩托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8点15分追上一个早已从甲地出发的骑车人。小李开汽车8点15,分从甲地前往乙地,8点半追上这个骑车人。9点整,小王、小李同时到达乙地。已知小王、小李、骑车人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骑车人从甲地出发的时间是( )。

    A.7点30分

    B.7点45分

    C.7点15分

    D.6点45分


    正确答案:A
    小明8点骑摩托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9点整到达乙地,历时60分钟。小李开汽车8点15分从甲地前往乙地,9点整到达乙地,历时45分钟。则小明是在甲乙两地路程追上骑车人,小李是在甲乙两地路程追上骑车人的。在15分钟内,骑车人走了甲乙两地的全程,当小明追上该骑车人时,骑车人也走了路程,也就是骑车人已走了45分钟,这样可以推算出骑车人是在7点30分从甲地出发的。

  • 第13题:

    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则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 )。

    A.15

    B.25

    C.35

    D.45

  • 第14题:

    甲、乙两地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和32%,这可能表明( )。

    A.从生活水平看,乙地居民略高于甲地居民

    B.从收入水平看,甲地居民略高于乙地居民

    C.从收入水平看,乙地居民略高于甲地居民

    D.从生活水平看,甲地居民略高于乙地居民


    正确答案:D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这个比重越大说明生活水平越低,因此甲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比乙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要高,故选D。

  • 第15题:

    从甲地到乙地的公路,只有上坡路和下坡路,没有平路,一辆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行驶20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行驶35千米。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9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需小时,问:甲、乙两地间的公路有多少千米?( )

    A. 300

    B. 250

    C. 210

    D. 200

  • 第16题:

    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公路,李明从甲地出发步行往乙地;同时张平从乙地出发骑摩托车往甲地。80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张平到达甲地后马上折回往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20分钟张平在途中追上李明。张平到达乙地后又马上折回往甲地,这样一直下去,当李明到达乙地时,张平追上李明的次数是多少?( )

    A. 3
    B. 4
    C. 5
    D. 6

    答案:B
    解析:
    画线段图如下:

    设从第一次相遇后到张平第一次追上李明时李明走了x千米,则相同时间内张平走了xX (80/20) X2+x=9x(千米),即在相同时间内,张平速度是李明速度的:9x/x=9(倍)。这就是说,李明从甲地步行到乙地时,张平骑摩托车行走了9个全程。很明显,其中有5个全程是从乙地到甲地,有4个全程是从甲地到乙地。从甲地到乙地张平每走一个全程,必然追上李明一次。因此,张平共追上李明4次。故本题正确答 案为B。

  • 第17题:

    小王和小张分别于早上8:00和8:30从甲地出发,匀速骑摩托车前往乙地。10:00小王到达两地的中点丙地,此时小张距丙地尚有5千米。11:00时小张追上小王。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50
    B.75
    C.90
    D.100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设小王速度为x,小张速度为y,根据小王和小张分别于上午8:00和8:30出发,且在11:00时小张追上小王,即小王在3小时时间走的路程与小张2.5小时所走路程相同,可得3x=2.5y①,又根据10:00时小王到达两地中点丙地,而此时小张距离丙地尚有5千米,可得2x=1.5y+5②,联立两式解得x=25,y=30,那么甲地到丙地的距离为25×2=50(米)。
    第三步,甲乙两地的距离是甲丙的2倍,则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0×2=100(千米)。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18题:

    AB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从A地出发步行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不停的往返两地之间,若它们同时出发,80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100分钟后乙第一次超过甲,当甲到达B地时,甲乙相遇( )次。


    A.5
    B.7
    C.9
    D.10

    答案:A
    解析:

    个全程 , 第一次是相遇 , 第二次是追上 , 所以 ,共相遇5次, 追上4次

  • 第19题:

    甲、乙两地女性宫颈癌标化死亡率相同,甲地死亡率高于乙地死亡率,由此可知

    A.甲、乙两地人口的年龄分布相同
    B.乙地人口较甲地年轻
    C.甲地人口较乙地年轻
    D.甲地诊断水平高于乙地
    E.地诊断水平高于甲地

    答案:B
    解析:

  • 第20题:

    甲、乙两地女性宫颈癌标化死亡率相同,甲地死亡率高于乙地死亡率,由此可知().

    • A、甲地人口较乙地年轻
    • B、乙地人口较甲地年轻
    • C、甲、乙两地人口的年龄分布相同
    • D、甲地诊断水平高于乙地
    • E、乙地诊断水平高于甲地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甲地与乙地面积相等。甲地有100种昆虫,乙地只有5种昆虫。甲、乙两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

    甲地大于乙地

    B

    乙地大于甲地

    C

    两地相同

    D

    不能判断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甲、乙两地女性宫颈癌标化死亡率相同,甲地死亡率高于乙地死亡率,由此可知().
    A

    甲地人口较乙地年轻

    B

    乙地人口较甲地年轻

    C

    甲、乙两地人口的年龄分布相同

    D

    甲地诊断水平高于乙地

    E

    乙地诊断水平高于甲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