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作者不赞同的一项是( )。
A.剧本使戏剧思想内涵深化
B.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
C.世界戏剧分为三大戏剧体系,即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和中国的梅兰芳体系
D.中国戏曲是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
第1题:
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以下哪项是作者不赞同的观点?()
A.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
B.世界戏曲可分为三大体系
C.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比较
D.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
第2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101-105的问题。
“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鼎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后来,娱乐性的玩耍时叫“游戏”。所以“戏”原本有仪式、百戏、游戏的含义。
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有了“故事”。戏剧便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尽管戏剧是一种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但是,文学的参与使思想内涵深化了。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它把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表演故事,有别于西方的话剧、歌剧、舞剧。
前些年,流行“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说法:一是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一是德国的布莱希特体系,一是中国的梅兰芳体系(或称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简单地说,所谓斯坦尼体系,指的是幕景化的、模拟现实场景的、创造生活幻觉的话剧表演体系;所谓布莱希特体系,指的是将舞台视为流动空间的、无场景无场次的、使演员与观众产生意识交流(即所谓演员与角色的“间离效果”),并带有某种哲理意味儿的戏剧体系。斯坦尼和布莱希特30年代在苏联都观看过梅兰芳的演出,不约而同地大为赞叹,都认为梅兰芳的表演可以印证他们各自的理论。后来,就有人称中国戏曲为“梅兰芳表演体系”。
实际上,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
中国戏曲有古老的传统,通常以公元12世纪左右的杂剧和南戏为戏曲成熟的标志,从那时起,戏曲的艺术传统一脉相承,从未间断,到现在已有800余年历史。目前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剧种,剧目数以万计,戏曲工作者数十万人。如此[a]的文化积淀、如此[b]的艺术队伍,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
填入最后一段[a]、[b]两处最恰当的说法分别是( )。
A.悠久 壮大
B.深厚 庞大
C.坚实 浩大
D.悠久 庞大
第3题:
:斯坦尼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与梅兰芳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产物,三者并列,在理论上、逻辑上都不严密。如果要讲体系的话,那么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即写意)的戏剧表演体系。在世界戏剧史上,东西方古典戏剧(或传统戏剧)可以进行比较,但不宣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加以类比。以下是作者不赞同的观点是( )。
A.中国戏曲是“神形兼备”
B.世界戏曲可分为三大体系
C.不宜将西方现代戏剧与中国传统戏剧比较
D.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
第4题:
第5题:
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区别是什么?
(1)对舞台时间空间关系的处理不同。
(2)西方戏剧表演重逼真,戏曲表演重程式。
略
第6题:
戏剧是由多种艺术元素组成的,但前提是这些艺术要素均服务于戏剧本身。
第7题:
关于演员的戏剧和生活任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
戏剧包含剧本与舞台演出两个方面,前者我们常称为(),后者一般称为表演艺术。
第9题:
剧本与戏剧的关系是()
第10题:
戏剧
戏剧文学
戏曲
剧本
第11题:
戏剧
戏剧文学
戏曲
剧本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表演是手段,故事_______核心。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_______戏剧是一种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_______文学的参与使思想内涵深化了。填人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却是 尽管 所以
B.才是 虽然 但是
C.却是 尽管 所以
D.才是 尽管 但是
却是有转折意味,才是有强调之意,题意是进一步而非转折意思,故选才是,A、C排除。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还是”表转折的连词与之呼应;虽然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与题意不符,故选D。
第14题:
下列判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戏剧中,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所以没有剧本就没有戏剧
B.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与话剧、歌剧、舞剧不同,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
C.西方戏剧的代表是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体,而中国戏剧的代表是梅兰芳体系
D.虽然“戏”字出现很早,但中国戏曲的成熟至今还不到1 000年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以下错误描述演员戏剧和生活任务的是()。
第18题:
戏剧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组合,其前提是这些艺术要素均服务于戏剧本身。
第19题: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以()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第20题:
()是戏剧中一个基本因素,它是同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第21题:
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是()的体验艺术体系,()的叙事体戏剧体系和()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第22题:
剧本与戏剧表演没有关系
剧本不是戏剧本身
剧本比戏剧丰富
剧本是独立于戏剧的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