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原文中加点的语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者的观念——指劳动者的形象思维
B.以观念的形式——指劳动者对其劳动的对象的总体感受
C.实现了他所意识的目的——指劳动者劳动的最终目的
D.三个句子含义相同,都是指劳动者对其劳动所得成果在头脑中的构建
第1题:
劳动行政关系中的相对人主要是指( )。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仲裁机构
D.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第2题:
下列有关公民劳动义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B.劳动者负有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
C.劳动者在工作中负有互帮互助的义务
D.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纪律
第3题:
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未经公示或者对劳动者告知,该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生效。( )
A.正确
B.错误
第4题:
A.指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保护
B.指对于作为经济资源的人体的保护
C.也称劳动保护
D.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答案:A
解析:人力资源保护,指的是人力资源的保障,人力资源保护就是通过提高人的技能的适用率、发挥率和有效率,达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尽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人力资源保护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劳动关系及劳动争议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从现实应用的状态,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个方面。
第5题:
下列关于注释语句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以/*开始,*/结束的是单行注释语句
B.以//开始的是多行注释语句
C.以/**开始,*/结束的是可以用于生成帮助文档的注释语句
D.以/**开始,*/结束的是单行注释语句
第6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劳动者享有自由干工作的权利
C.劳动者享有自主干工作的权利
D.劳动者享有随便干工作的权利
第7题:
第8题:
劳动者的素质是指作为一名劳动者应具备的条件,《劳动法》在总则中规定了哪些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第9题:
当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各种手段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第10题:
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关于“标准人”正确的定义是( )。
A.以成年男子极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
B.以成年男子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
C.以成年男子中等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
D.以成年男子重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
第14题:
劳动者工资包括( )。 A.基本工资、加班加点工资 B.奖金 C.津贴、补贴 D.特殊情况下的工资
第15题:
以下各项不计算在工资总额中的有()
A.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职工福利费用
B.加班加点工资
C.奖金和津贴
D.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劳动保护的费用
E.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第16题:
下列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说明,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B.劳务派遣单位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
C.用工单位直接管理和指挥劳动者从事劳动
D.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第17题:
对原文中加点的语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者观念--------指劳动者的形象思维
B.以观念的形式------指劳动者对其劳动的对象的总体感受
C.实现了他所意识的目的------指劳动者劳动的最终目的
D.三个句子含义相同都是指劳动者对其劳动所得成果在头脑中的构建
第18题:
在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处于主导地位,而劳动者则往往处于弱势位置。因此,在劳动立法中,必须强调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
A.正确
B.错误
第19题:
第20题:
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应如何支付?
第21题:
对未成年工不得安排从事特别繁重休力劳动,禁止加班加点工作,未成年人指()的劳动者。
第22题: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的加班工资表述正确的是()
第23题:
劳动者观念--------指劳动者的形象思维
以观念的形式------指劳动者对其劳动的对象的总体感受
实现了他所意识的目的------指劳动者劳动的最终目的
三个句子含义相同都是指劳动者对其劳动所得成果在头脑中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