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内地形成了一些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①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带;②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带;③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内蒙古在内的环渤海地区经济区;④中部地区经济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上述经济区域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
1.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合作机制是()。A.长江三角洲经济联合协调会B.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发展协会C.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D.长江三角洲电商发展协会
2.下列地区中,属于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中原经济区 D:成渝地区 E:兰州—西宁地区
3.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合作机制是()。A、长江三角洲经济联合协调会B、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发展协会C、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D、长江三角洲电商发展协会
4.根据读全国(中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近50年耕地年递减率变化图,关于全国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一直呈减少趋势 B.1985年,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年递减率达到最大值 C.1980--1995年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均有两个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 D.1994年以后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维持了总量的动态平衡
第1题:
长江三角洲
沪宁城市群
长江中游
成渝城市群
沪杭城市群
第2题:
①②③④
②①④③
②④③①
④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