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民工荒”问题,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劳动力市场理论和就业理论,更不能把这些理论当作经济政策的指向.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和企业生产结构的同质化倾向,企业不可能迅速调整生产率以使劳动力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力价格,并通过价格调整来实现均衡就业.在我国今后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结构上的,金融危机影响作为促使我国经济结构做出调整的一次契机,也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只有经济结构调整好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改善.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西方经济学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不能解释我国目前的“民工荒”问题
B.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根本途径 .
C.金融危机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
D.我国急需调整经济结构,来促进经济腾飞
第1题:
A马克思的理论
B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
C古代经济学家的理论
D垄断经济的理论
第2题:
第3题:
下列哪些是中国大陆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第4题:
西方经济学界一般把()作为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
第5题: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其最简单形式是“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该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两个不同组成部分。
第6题: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将市场划分为()。
第7题:
排挤理论主要是为了研究:()
第8题:
西方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
第9题:
女性和黑人在劳动力市场受歧视的理论
女性和未成年工在劳动力市场受歧视的理论
女性和少数民族在劳动力市场受歧视的理论
女性在劳动力市场受歧视的理论
第10题: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人的非理性
劳动力供求达到平衡
市场经济体制
第11题: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论动态理论》
《扩张和就业》
《资本扩张增长率和就业》
第12题:
筛选假设理论
社会化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
第13题:
( )是凯恩斯就业理论和经济学说的核心,也被认为是凯恩斯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所在。
A. 有效需求理论
B.经济危机理论
C 非自愿失业理论
D.政府干预理论
第14题:
第15题:
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经济学“主流派”的理论基石是()
第16题:
()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妇女和农村转移进城的劳动力都在触及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进而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这种歧视的态度进一步导致妇女和农村进城的劳动力在触及劳动力市场上更加频繁的进出劳动力市场,加大工作经历的不稳定性。
第17题:
西方称为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的三派理论不包括()
第18题:
西方第二代教育经济理论主要包括()。
第19题: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
第20题:
劳动力市场理论
工资理论
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第21题:
第22题:
主要劳动力市场
次要劳动力市场
内部劳动力市场
外部劳动力市场
综合劳动力市场
第23题: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化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