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教授:在南美洲发现的史前本质工具存在于13000年以前。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是其祖先从西伯利亚迁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用的。这一观点难以成立。因为要到达南美,这些人群必须在13000年前经历长途跋涉,而在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之问,从未发现13000年前的木质工具。 李研究员:您恐怕忽视,这些木质工具是在泥煤沼泽中发现的,北美很少有泥煤沼泽。 木质工具在普通的泥土中几年内就会腐烂化解。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张教授与李研究员所讨论的问题?( )
A.上述史前木质工具存在于13000年以前的断定是否有足够的根据
B.上述人群是否可能在13000年前完成从阿拉斯加到南美洲的长途跋涉
C.上述史前木质工具是否是其祖先从西伯利亚迁徙到阿拉斯加的人群使川的
D.张教授的论据是否能推翻上述考古学家的结论
第1题:
海洋考古学家最近在一个古地中海港口的水下发现了几百件陶器,大概是4000年前留下的。船只任何一点木质结构的残迹都早该腐烂了,但在最初调查中发现的这些陶器的数量和多样性使得考古学家作出假设,认为他们发现了一艘约4000年前的沉船的残骸。下面哪项如果正确,对考古学家的假设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A.海洋考古学家已经在另一个古地中海港口发现了一艘3000年前的船的残骸。
B.木头浸在水中时腐烂的速度受到木头质地的影响很大。
C.在发现这些陶器的同一港口发现了两艘被探明的沉船的残骸,它们分别具有3500年和3000年的历史。
D.在陶器之间的海床上,发现了铜制的船零件,大概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
第2题:
第3题:
()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后张昶、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其书法的长处和要点。
第4题:
别尔嘉耶夫认为作为实体的人其固有的本质是()。
第5题:
张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学都不是博士,通过张教授认识其哲学研究所同事的都是博士;张教授的一个初中同学通过张教授认识了王研究员。以下哪项能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
第6题:
德国商人谢里曼是在什么启发下发现特洛伊城的?()
第7题:
使用工具
直立行走
语言
思考
第8题:
第9题:
自由
民主
平等
诚实
第10题:
如果没有上述存疑的篇幅,就不会有张教授的新作
在撰写新作的过程中,张教授有机会见到了王教授著作的手稿
上述存疑的篇幅,并不是王教授借鉴了张教授的观点
张教授认为上述存疑的篇幅是针对相关问题的最好表述
第11题:
考古学家
荷马史诗
历史著作
历史学教授
第12题:
类人猿和其后的史前人类所使用的工具很相似。最近在东部非洲考古所发现的古代工具,就属于史前人类和类人猿都使用过的类型。但是,发现这些工具的地方是热带大草原,热带大草原有史前人类居住过,而类人猿只生活在森林中。因此,这些被发现的古代工具是史前人类而不是类人猿使用过的。为使上述论证有说服力,以下哪些项是必须假设的?
A.即使在相当长的环境生态变化过程中,森林也不会演变成为草原。
B.史前人类从未在森林中生活过。
C.史前人类比类人猿更能熟练地使用工具。
D.史前人类在迁移时并不携带工具。
E.类人猿只能使用工具,并不能制造工具。
第13题:
考古学家命名史前遗址一般采取地名原则,即以发现的地点来命名。请列举三处地处陕西境内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
第14题:
考古学家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
第15题:
在某次学术会议上,有人发现:凡是认识李博士的人,张教授都认识;只要是有些人不认识的人,赵研究员全都认识;新参加会议的研究生小王不认识与会的任何人。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第16题:
张教授是一家高新技术公司的聘用人员。此前,张教授已从某大学退休。在该公司参加失业保险问题上,经办机构的小王认为,包括张教授在内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参加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请问,小王的看法正确吗?请解释原因。
第17题:
第18题:
王研究员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
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哲学研究所同事
王研究员不是博士
王研究员不是张教授的初中同学
第19题:
第20题:
审美客体
审美心理
审美经验
审美主体
第21题:
张教授认为,既然法具有社会性,那么它就是社会全体公众意志的反映
李律师认为,法的阶级性强调法的主观意志性,法的物质制约性强调其客观决定性,从本质上讲,两者是相互矛盾的
学生小马说,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法的本质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不受历史、民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王老师认为,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
第2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