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问卷设计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您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次数是多少”的问题,旨在考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频次,了解社会性别对参与次数的影响。该问题为单项选择问题,备选答案有六项:零次、1~2次、3次、4次、5次、6次以上。共有1383人进行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835人,女性公民548人。答案选择情况见表。134、通过表3能够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A、不同性别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有差异B、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影响C、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

题目

(三)、本问卷设计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您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次数是多少”的问题,旨在考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频次,了解社会性别对参与次数的影响。该问题为单项选择问题,备选答案有六项:零次、1~2次、3次、4次、5次、6次以上。共有1383人进行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835人,女性公民548人。答案选择情况见表。

134、通过表3能够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

A、不同性别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有差异

B、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影响

C、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重要影响

D、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没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不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考题

3.一、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一)社会性别是一个能够影响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状况的重要变量,其对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状况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和山西等六省为个案,从量化层面考察社会性别对于我国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所带来的影响,并以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视角进行讨论和解释。本研究以在中部六省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共发出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4份。 公民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公共政策信息,对于公民的参与动机、参与努力和参与规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问卷设计了“你了解国家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的问题。该问题为单选,具体回答情况见表1。 表1 社会性别与公民了解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 以上数据能说明的是( ) A. 男、女公民在选择接受政策信息的渠道方面没有明显不同的偏好 B. 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利用“国内报纸”、“各种会议文件”获取政策信息 C. 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利用“国内杂志”、“互联网”获取政策信息 D. 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利用外国或港澳台媒体获取政策信息

更多“(三)、本问卷设计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您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次数是多少”的问题,旨在考察公民参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了解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动机,本研究设计了“如果你有过参与政策制定的想法或行为,其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该问题为多项选择,备选答案有六项,依次为:“基于从众行为”、“出于个人兴趣”、“由于个人利益”、“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基于公民权利”、“出于公民责任心”。六项备选答案的排列顺序是基于其同政治制度的关系。
    在选项中,“出于公民责任心”和“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共有1974人次对参与政策制定的动机做出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1169人次,女性公民805人次。统计结果见表。

    表2数字显示( )


    A.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动机,是出于公心、出于有利于他人
    B.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动机,是出于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C. 从主流来说,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动机是可靠的
    D. 出于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个人从众行为的选择占有不小的比例

    答案:D
    解析:
    出于个人利益、个人兴趣、从众行为的选择占比例为13%+9%+3.1%=25.1%。故答案为D。

  • 第2题:

    一、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一)社会性别是一个能够影响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状况的重要变量,其对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状况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和山西等六省为个案,从量化层面考察社会性别对于我国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所带来的影响,并以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视角进行讨论和解释。本研究以在中部六省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共发出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4份。
      公民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公共政策信息,对于公民的参与动机、参与努力和参与规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问卷设计了“你了解国家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的问题。该问题为单选,具体回答情况见表1。
    表1 社会性别与公民了解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

    从表1可以看出,公民获取政策信息的主渠道有三个,按照选择人数多少依次是( )


    A. 国内电视、国内报纸、互联网
    B. 国内报纸、国内电视、互联网
    C. 互联网、国内电视、互联网
    D. 国内报纸、互联网、国内电视

    答案:A
    解析:
    从表中可知公民获取政策信息的三个主渠道依次是国内电视、国内报纸、互联网。故答案为A。

  • 第3题:

    假设在过去的三年中,你在某个项目上的投资回报分别是15%、10%、-10%。请问,在过去的三年中你的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几何平均回报率是多少?

    A.13.85%,4.42%

    B.33.33%,1.33%

    C.13.85%,1.33%

    D.33.33%,4.42%


    13.85%,4.42%

  • 第4题:

    一、根据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一)社会性别是一个能够影响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状况的重要变量,其对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状况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和山西等六省为个案,从量化层面考察社会性别对于我国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途径、政策职能结构偏好和参与绩效所带来的影响,并以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视角进行讨论和解释。本研究以在中部六省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调查的时间跨度为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共发出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4份。
      公民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公共政策信息,对于公民的参与动机、参与努力和参与规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所以问卷设计了“你了解国家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的问题。该问题为单选,具体回答情况见表1。
    表1 社会性别与公民了解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

    根据上表,公民了解公共政策信息的第一渠道中,人数最少的是( )。


    A. 国内电视
    B. 互联网
    C. 外媒
    D. 会议文件

    答案:C
    解析:
    从表中,容易看出外媒不管是男还是女,通过外媒了解公共政策信息的作为第一渠道的均为最少,分别为1位、4位。故答案为C。

  • 第5题:

    问卷设计中问题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下列问题中,
    属于状态类型问题的是( )

    A: 您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的培训有何评价?
    B: 您如何评价当前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C: 过去一个月您参加过几次读书会活动?
    D: 您的专业是社会工作吗?

    答案:D
    解析:
    问题的指标属性分为状态、行为与态度3种。状态问题,说明被访者在访问时的状况.
    一般不会轻易变化。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都属于状态类问题。故答案应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