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该省城镇从业人数净增( ),平均每年增加( )。 A.251.16万人8.37万人 B.362.40万人12.O8万人 C.379.24万人12.64万人 D.466.74万人15.56万人

题目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该省城镇从业人数净增( ),平均每年增加( )。 A.251.16万人8.37万人 B.362.40万人12.O8万人 C.379.24万人12.64万人 D.466.74万人15.56万人


相似考题
更多“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该省城镇从业人数净增( ),平均每年增加( )。 A.251.16万人8.37万人 B.362.40 ”相关问题
  • 第1题:

    改革开放以来,某省从业人员总量伴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 业结构经过调整逐步合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髙,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成功地解决了 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至2007年底,某省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15.33万 人,比1978年底增加1090.92万人,年均增长2.7%,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比1978 年上升了 18.5个百分点,达到56.3%,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数673.26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 2.26倍。仅2001-2007年7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从 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持续下降,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2002年低0.3 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8.4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2.38万人。1982年至200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上升到4.8%,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从5.7%上升到12.0%,而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从25.2%下降到10.0%。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 增加,为全省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文中资料,可推算出1978年该省总人口大约为()。

    A.2162万人
    B.2446万人
    C.2542万人
    D.2668万人

    答案:B
    解析:
    由“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比1978年上升了18.5个百分点,达到56.3%”知 1978年从业人员比重是56.3%-18.5%=37.8%,根据上题的计算,1978年总人口是924.41÷37.8%≈2446万人。

  • 第2题:

    改革开放以来,某省从业人员总量伴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 业结构经过调整逐步合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髙,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成功地解决了 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至2007年底,某省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15.33万 人,比1978年底增加1090.92万人,年均增长2.7%,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比1978 年上升了 18.5个百分点,达到56.3%,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数673.26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 2.26倍。仅2001-2007年7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从 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持续下降,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2002年低0.3 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8.4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2.38万人。1982年至200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上升到4.8%,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从5.7%上升到12.0%,而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从25.2%下降到10.0%。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 增加,为全省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文中资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近年来,该省失业人数持续下降,预计今后几年将进一步下降
    B.2001-2007年7年间,该省城镇从业人数大幅度提高
    C.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该省劳动就业成绩显著
    D.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该省劳动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学历层次也明显提高

    答案:A
    解析:
    A项,近年来,该省失业人数持续下降,但文中没有提及“预计今后几年将进一步下降”, A项的结论无法得出。
    B项,由“仅2001-2007年I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可知B正确。
    C项,由材料第一句可知,就业成绩显著,C正确。
    D项,由材料最后一句可知,D正确。
    综上,应选择A。

  • 第3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完成题目
    1990年该省国有企业职工为362.0万人,2000年国有企业工人数减少为247.0万人,比1990年减少31.77%;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1990年为154.4万人,2000年减少为42.3人,减少72.60%。城镇就业人数的变化大致体现了该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

    下列选项中,对该省人口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省城镇人口比重有所上升
    B.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该省农村人口正在向城镇转移
    C. 该省城镇劳动人口增加的幅度远大于农村劳动人口增加的幅度
    D. 该省农村劳动力过盛情况一直比城镇严重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该省农村劳动力过盛情况一直比城镇严重错误,故答案为D。

  • 第4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根据上述材料,在吸引劳动力就业方面,表现最不突出的是( )。

    A. 国有企业
    B. 城镇集体经济
    C. 非公有制经济
    D. 制造业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根据材料可知,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城镇集体经济值只占总体的7.0%,最低。故答案为B。

  • 第5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1 44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0.8%∶第二产业20 629万人,占26.8%;第三产业24 917万人,占32.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9 35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 04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 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7 8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6万人。


    以下关于2003—2007年我国就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2003—2007年间全国就业人员数年均增长率约为0.85%
    B. 2006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比重超过95.1%
    C. 2007年和2003年相比城镇就业人数约增长了14.6%
    D. 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4%,绝对量减少3033万人

    答案:D
    解析:
    2003—2007年间全国就业人员数年均增长率为4√76990÷74432=0.85%。A正确;2006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比重为(11427-266)÷(12024-311)=95.3%,B正确;2007年和2003年相比城镇就业人数约增长了(29350-25600)÷25600≈14.6%,C正确;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绝对量减少了75825x44.8%-31444=2525.6万.减少了2525.6+(75825×44.8%)=7.4%,D错误。故答案为D。

  • 第6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多少?( )

    A. 27.69%
    B. 7.72%
    C. 28.30%
    D. 27.0%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258.11—7.72)÷904.27×100%=27.69%。故答案为A。

  • 第7题:

    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1 44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0.8%∶第二产业20 629万人,占26.8%;第三产业24 917万人,占32.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9 35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 04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 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7 8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6万人。

    以下关于2003—2007年我国就业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2003—2007年间全国就业人员数年均增长率约为0.85%
    B. 2006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比重超过95.1%
    C. 2007年和2003年相比城镇就业人数约增长了14.6%
    D. 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减少4%,绝对量减少3033万人

    答案:D
    解析:
    2003—2007年间全国就业人员数年均增长率为4√76990÷74432=0.85%。A正确;2006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比重为(11427-266)÷(12024-311)=95.3%,B正确;2007年和2003年相比城镇就业人数约增长了(29350-25600)÷25600≈14.6%,C正确;2007年比200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绝对量减少了75825x44.8%-31444=2525.6万.减少了2525.6+(75825×44.8%)=7.4%,D错误。故答案为D。

  • 第8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6—130题。

    改革开放以来,某省从业人员总量伴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经过调整逐步合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成功地解决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至2007年底。某省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15.33万人,比1978年底增加1090.92万人,年均增长2.7%,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比1978年上升了18.5个百分点,达到56.3%。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数673.26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2.26倍。仅2001—2007年7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从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2002年低0.3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8.4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2.38万人。1982年至200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上升到4.8%,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从5.7%上升到12.0%,而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从25.2 %下降到到10.0%。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为全省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文中资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近年来,该省失业人数持续下降,预计今后几年将进一步下降
    B. 2001~2007年七年间,该省城镇从业人数大幅度提高
    C.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该省劳动就业成绩显著
    D.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该省劳动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学历层次也明显提高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本题要求选出“不能”得出的一项。材料中提到“从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无法得出预计今后几年将进一步下降,故答案为A。

  • 第9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以下说法不符合上述材料的一项是( )。

    A.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已创出历史新高
    B. 2006年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C. 2006年企业从业人员的增长高于事业、机关单位
    D. 2006年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41.0%,不及一半,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D。

  • 第10题:

    改革开放以来,某省从业人员总量伴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 业结构经过调整逐步合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髙,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成功地解决了 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至2007年底,某省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15.33万 人,比1978年底增加1090.92万人,年均增长2.7%,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比1978 年上升了 18.5个百分点,达到56.3%,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数673.26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 2.26倍。仅2001-2007年7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从 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持续下降,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2002年低0.3 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8.4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2.38万人。1982年至200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上升到4.8%,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从5.7%上升到12.0%,而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从25.2%下降到10.0%。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 增加,为全省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该省城镇从业人数净增()。

    A.251.16 万人
    B.362.40 万人
    C.379.24 万人
    D.466.74 万人

    答案:D
    解析:

  • 第11题:

    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1 44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0.8%∶第二产业20 629万人,占26.8%;第三产业24 917万人,占32.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9 35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 04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 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7 8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6万人。

    2007年末城镇就业人员中私营个体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比2006年末增加了约∶


    A. 2%
    B. 27%
    C. 0.4%
    D. 4%

    答案:A
    解析:
    2007年末城镇就业人员中私营个体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7891+29350=26.9%,2006年末比重为(7891-924)+28310=24.6%,增加了26.9%-24.6%=2.3%≈2%。故答案为A。

  • 第12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6—130题。

    改革开放以来,某省从业人员总量伴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经过调整逐步合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成功地解决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至2007年底。某省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15.33万人,比1978年底增加1090.92万人,年均增长2.7%,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比1978年上升了18.5个百分点,达到56.3%。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数673.26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2.26倍。仅2001—2007年7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从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2002年低0.3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8.4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2.38万人。1982年至200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上升到4.8%,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从5.7%上升到12.0%,而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从25.2 %下降到到10.0%。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为全省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该省城镇从业人数净增( ) ,平均每年增加( )。

    A. 251.16万人 8.37万人
    B. 362.40万人 12.08万人
    C. 379.24万人 12.64万人
    D. 466.74万人 15.56万人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列出算式为673.26-673.26÷3.26≈466.74万人,466.74÷30年≈15.56万人,故答案为D。

  • 第13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2005年底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约为多少人?( )

    A. 954.44万
    B. 919.53万
    C. 911.90万
    D. 904.27万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911.90+42.54—50.17=904.27万人,可根据尾数判断法省略计算过程。故答案为D。

  • 第14题:

    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1 44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0.8%∶第二产业20 629万人,占26.8%;第三产业24 917万人,占32.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9 35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 04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 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7 8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6万人。

    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第二产业约多多少万人?


    A. 1600
    B. 4100
    C. 4300
    D. 10800

    答案:C
    解析:
    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第二产业多24917-20629=4288万≈4300万人。故答案为C。

  • 第15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2006年,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数创历史新高,2006年从业人数比上年底增加50。17万人,比1995年高峰期的911.90万人还多42.54万人。2006年末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96.3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42.45万人,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为258.1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72万人。2006年末,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为383.78万人,占总体的40.3%,城镇集体经济、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分别占总体的7.0%、52.6%,各比重依次与上年相比,国有经济略增0.3个百分点,集体经济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各种经济提升2.2个百分点。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2006年的人数已发展到359.98万人,占总体的41.0%,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多少人?( )

    A. 46.28万
    B. 42.45万
    C. 42.54万
    D. 31.09万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911.90+42.54)×52.6%一904.27×(52.6%一2.2%)=502.03— 455.75=46.28万人。故答案为A。

  • 第16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1 44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0.8%∶第二产业20 629万人,占26.8%;第三产业24 917万人,占32.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9 35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 04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 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7 8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6万人。


    2007年和2003年相比,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约下降了∶


    A. 8%
    B. 14%
    C. 16%
    D. 无法计算

    答案:B
    解析:
    2003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为74432×49.1%,则2007年与2003年相比下降了(74432x49.1%-31444)÷(74432×49.1%)=14%。故答案为B。

  • 第17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6—130题。

    改革开放以来,某省从业人员总量伴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经过调整逐步合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成功地解决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至2007年底。某省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15.33万人,比1978年底增加1090.92万人,年均增长2.7%,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比1978年上升了18.5个百分点,达到56.3%。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数673.26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2.26倍。仅2001—2007年7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从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2002年低0.3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8.4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2.38万人。1982年至200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上升到4.8%,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从5.7%上升到12.0%,而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从25.2 %下降到到10.0%。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为全省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文中资料,可推算出1978年该省总人口大约为( )

    A. 2162万人
    B. 2446万人
    C. 2542万人
    D. 2668万人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列出算式为(2015.33-1090.92)÷(56.3%-18.5%)≈2446万人,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