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第1题:
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
A.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o%提高到98%
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
C.“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的10倍的电力
D.“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A项错误,原文说的是“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而不是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排除A。B项错误,原文说的是“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而不是已经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排除B。D项错误,由原文“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可知,“人造金属,不能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排除D。由“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 0倍的电力"可知C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第2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由“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可知人造金属不能完全取代普通金属,排除A。原文谈及的主要是人造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而未提及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排除B。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的生成在于它具有奇特的导电性,故C项正确。从原文中不能推断出D项内容。
第3题:
在我国境内开采下列( )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应交纳资源税。
A.有色金属原矿
B.人造石油
C.原盐
D.黑色金属矿原矿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控热核聚变反应
“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
“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第10题:
“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
“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因此具有金属光泽
“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
第11题:
“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取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强氧化剂或还原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
“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所以有金属光泽
“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它们属于金属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下列对“人造金属”导电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
C.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
B项错误,原文只提到普通金属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人造金属却随着温度升高导电性增大,而未将二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做比较,排除B。C项表述片面,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导电性增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外围“自由”电子释放并不再越来越多时,导电性就不再增大了,排除C。D项错误,原文提及超导尝试要求是“常温下",而不是“常温以下”,排除D。
第14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下列关于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1题:
“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
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第24题:
金属眼镜架
非金属眼镜架
混合眼镜架
人造非金属眼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