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11~115题。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其行政职权对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及资本流出加以限制或歧视的行为。其[a]是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获取地方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1)地方利益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直接原因,这种地方利益保护主要有:一是地方居民利益,二是地方政府利益。(2)经济体制上的缺陷是地方保护主义得以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首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虽已实行分税制,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本地企业经济效

题目

五、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11~115题。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其行政职权对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及资本流出加以限制或歧视的行为。其[a]是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获取地方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1)地方利益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直接原因,这种地方利益保护主要有:一是地方居民利益,二是地方政府利益。(2)经济体制上的缺陷是地方保护主义得以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首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虽已实行分税制,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本地企业经济效益差、竞争力低下而不得不采用行政垄断手段庇护本地企业不受竞争冲击,这种做法表面上使得企业在行政垄断庇护下得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利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乃至政府官员的政绩都得到保证或维护,实质上却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其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b],许多主管部门仍然是把企业作为自己的附属物,不愿放权。这种政企同盟形成之后,又完全可能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藐视消费者的利益,置他们的合法权利于不顾。(3)法制不健全,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地方保护主义不但危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信誉;导致了市场信号失真,致使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和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导致了政府腐败,破坏了社会法律政治制度。因此,必须加大对地方保护主义的①,②市场经济秩序;从③政府职能入手,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④《反垄断法》,构筑反限制竞争法律制度。

第111题:.[a]应填入的名词是( )。

A.目的 B.后果 C.实质 D.企图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五、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11~115题。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其行政职权对外地 ”相关问题
  • 第1题:

    五、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11~115题。

    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其行政职权对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及资本流出加以限制或歧视的行为。其[a]是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获取地方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1)地方利益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直接原因,这种地方利益保护主要有:一是地方居民利益,二是地方政府利益。(2)经济体制上的缺陷是地方保护主义得以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首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虽已实行分税制,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本地企业经济效益差、竞争力低下而不得不采用行政垄断手段庇护本地企业不受竞争冲击,这种做法表面上使得企业在行政垄断庇护下得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利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乃至政府官员的政绩都得到保证或维护,实质上却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其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b],许多主管部门仍然是把企业作为自己的附属物,不愿放权。这种政企同盟形成之后,又完全可能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藐视消费者的利益,置他们的合法权利于不顾。(3)法制不健全,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不但危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信誉;导致了市场信号失真,致使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和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导致了政府腐败,破坏了社会法律政治制度。因此,必须加大对地方保护主义的①,②市场经济秩序;从③政府职能入手,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④《反垄断法》,构筑反限制竞争法律制度。

    111.[a]应填入的名词是( )。

    A.目的 B.后果 C.实质 D.企图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第 111 题 2008年底,测绘资质单位数量的同比增长率为( )。


    正确答案:A
    2008年底,测绘资质单位数量的同比增长率:(11269—10952)÷10952×100%≈2.9%,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3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第 111 题 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 )。

    A.3.8

    B.93.9%

    C.28.7

    D.28


    正确答案:B
    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2.4万亿元,负债总额58.6万亿元,故所占的比例为:58.6÷62.4×100%≈93.9%,故本题选B。

  • 第4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第 111 题 根据上述业务(1),计算A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为( )。


    正确答案:B
    A材料实际采购成本=买价+应承担的运杂费=20000+900×20000/(20000+10000)=20600(元)。

  • 第5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某公司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余额如下:

    第 111 题 发生上述经济事项(1)时,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中的( )发生影响。


    正确答案:BC
    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存入银行,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500000贷:实收资本500000

  • 第6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其行政职权对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及资本流出加以限制或歧视的行为。其[a]是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获取地方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1)地方利益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直接原因,这种地方利益保护主要有:一是地方居民利益,二是地方政府利益。(2)经济体制上的缺陷是地方保护主义得以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首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虽已实行分税制,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本地企业经济效益差、竞争力低下而不得不采用行政垄断手段庇护本地企业不受竞争冲击,这种做法表面上使得企业在行政垄断庇护下得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利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乃至政府官员的政绩都得到保证或维护,实质上却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其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b】许多主管部门仍然是把企业作为自己的附属物,不愿放权。这种政企同盟形成之后,又完全可能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藐视消费者的利益,置他们的合法权利于不顾。(3)法制不健全,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地方保护主义不但危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信誉;导致了市场信号失真,致使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和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导致了政府腐败,破坏了社会法律政治制度。因此,必须加大对地方保护主义的①,②市场经济秩序;从③政府职能入手,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④《反垄断法》,构筑反限制竞争法律制度。
    [a]应填入的名词是( )。
    A目的
    B后果
    C实质
    D企图


    答案: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填空。
    结合上下文,空格前讲的是地方保护主义所指的具体行为,空格后是对这种具体行为的抽象概括,因此C项“实质”最符合语境。
    A、D项表目的关系;B项表因果关系;均不符合语意。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7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内的词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1)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其行政职权对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及资本流出加以限制或歧视就构成了地方保护主义,其( )是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获取地方利益。
    (2)有人认为,要保持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强国就必须( )任何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态度,并且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

    A.企图 阻挡
    B.目的 阻止
    C.内涵 阻击
    D.实质 遏制

    答案:D
    解析:
    第一空要填入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或者是实质,排除A、C,企图表意消极,内涵指的是内在的涵养;第二空,搭配态度,阻止态度搭配不当,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D。

  • 第8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其行政职权对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及资本流出加以限制或歧视的行为。其[a]是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获取地方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1)地方利益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直接原因,这种地方利益保护主要有:一是地方居民利益,二是地方政府利益。(2)经济体制上的缺陷是地方保护主义得以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首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虽已实行分税制,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本地企业经济效益差、竞争力低下而不得不采用行政垄断手段庇护本地企业不受竞争冲击,这种做法表面上使得企业在行政垄断庇护下得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利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乃至政府官员的政绩都得到保证或维护,实质上却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其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b】许多主管部门仍然是把企业作为自己的附属物,不愿放权。这种政企同盟形成之后,又完全可能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藐视消费者的利益,置他们的合法权利于不顾。(3)法制不健全,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地方保护主义不但危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信誉;导致了市场信号失真,致使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和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导致了政府腐败,破坏了社会法律政治制度。因此,必须加大对地方保护主义的①,②市场经济秩序;从③政府职能入手,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④《反垄断法》,构筑反限制竞争法律制度。
    根据本文的内容,给一个恰当的标题( )。
    A地方保护主义要不得
    B地方保护主义是怎样形成的
    C地方保护主义危害地方经济的发展
    D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答案:D
    解析:
    解析:
    本题为标题选择题。
    标题应当能完整准确地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第一段主要讲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原因,第二段主要讲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和对策,因此本文的主旨即为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危害及对策,D项正确。
    A项表述没有针对性,概括不具体;B、C项概括不完整。
    故正确答案为D。

  • 第9题:

    旅游企业微观环境主要是指旅游企业本身及其各职能部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以下关于土地督察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地督察机构对存在的问题向驻在地政府提出整改意见
    • B、土地督察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
    • C、对发现的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由国家土地总督察按照有关规定通报监察部等部门依法处理
    • D、不改变、不取代地方政府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土地管理职权,但可改变、取代地方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土地管理职权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判断题
    派驻地方的土地督察机构,可改变但不取代地方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土地管理职权。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早期阅读是指儿童对简单的文字、图画、标记等的阅读活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第 111 题 根据资料,2006年黑龙江省平均每个大中型企业约有从业人员多少人?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第 111 题 2007年,我国的汽车出口同比增长( )。


    正确答案:D
    由2008年1—12月“出口同比增长11.25%,增幅回落67.7个百分点”可得,2007年,我国的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1.25%+67.7%=78.95%,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第15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第 111 题 上述(1)、(2)、(3)各项业务发生后,应借记的账户有( )。


    正确答案:BD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已取消“法定公益金”科目;“应交税金”改为“应交税费”;所得税税率从2008年1月1日起适用25%的税率。则新准则下:业务(1)的会计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业务(2)的会计分录为:借:利润分配——计提法定盈余公积贷:法定盈余公积业务(3)的会计分录为:借:利润分配——股利分配贷:应付股利

  • 第16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11~115 题

    第 111 题 上述业务(1)的会计分录为( )。


    正确答案:C
    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账户核算,不在“实收资本”账户核算。

  • 第17题:

    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其手中的行政权力,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的经济上实行差别待遇,以维护或扩大该地方局部利益的倾向。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情况属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是

    A. 南方某山区为保护本地稀有野生动植物资源,拒绝外地游客进入山区参观
    B. 某地政府为保证本地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宣传报道中夸大外地同类产品的缺陷
    C. 某地为保护当地连锁超市利益,通过收取高额税费限制某跨国超市集团发展
    D. 某市政府盲目发展本地经济,对大型化工厂的重试污染问题不理睬不治理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经济学类

    本题属于定义判断中的单定义题型。定义中的关键信息为“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在经济上实行差别待遇”、“维护地方局部利益”。选项A,拒绝外地游客,不涉及到对“外地企业经济上的差别待遇”,排除;选项B,夸大外地产品的缺陷,不符合“经济上实行差别待遇”,排除;选项C,符合定义中的所有关键信息;选项D,没有涉及到外地企业,排除。因此答案为选项C。

  • 第18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其行政职权对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及资本流出加以限制或歧视的行为。其[a]是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获取地方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1)地方利益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直接原因,这种地方利益保护主要有:一是地方居民利益,二是地方政府利益。(2)经济体制上的缺陷是地方保护主义得以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首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虽已实行分税制,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本地企业经济效益差、竞争力低下而不得不采用行政垄断手段庇护本地企业不受竞争冲击,这种做法表面上使得企业在行政垄断庇护下得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利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乃至政府官员的政绩都得到保证或维护,实质上却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其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b】许多主管部门仍然是把企业作为自己的附属物,不愿放权。这种政企同盟形成之后,又完全可能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藐视消费者的利益,置他们的合法权利于不顾。(3)法制不健全,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地方保护主义不但危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信誉;导致了市场信号失真,致使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和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导致了政府腐败,破坏了社会法律政治制度。因此,必须加大对地方保护主义的①,②市场经济秩序;从③政府职能入手,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④《反垄断法》,构筑反限制竞争法律制度。
    本文最后三行①至④处应填入的措辞依次是( )。
    A批判 理顺 改革 公布
    B打击力度 整顿和规范 转变 制定
    C批评教育 改进提高 更换 颁布
    D排斥 调整 改进 运用


    答案: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的辨析和语境搭配。
    从第三空入手。语意是要改变政府职能,类似的表述可以在第一段“其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找到,由此可知“转变”和“政府职能”搭配最恰当。答案锁定B。
    第一空,结合上下文,文章强调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对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态度较为强烈和鲜明,因此此空应选择词义程度较深的词,故“打击力度”最符合语境。
    第二空,B项的“整顿和规范”与“市场经济秩序”搭配恰当。
    第四空,根据下文的“构筑”可知,《反垄断法》还未制定完善,因此“制定”最符合语意。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19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地方保护主义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利用其行政职权对外地商家进入本地市场、本地企业及资本流出加以限制或歧视的行为。其[a]是滥用行政职权限制市场竞争,获取地方利益。地方保护主义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1)地方利益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直接原因,这种地方利益保护主要有:一是地方居民利益,二是地方政府利益。(2)经济体制上的缺陷是地方保护主义得以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首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虽已实行分税制,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本地企业经济效益差、竞争力低下而不得不采用行政垄断手段庇护本地企业不受竞争冲击,这种做法表面上使得企业在行政垄断庇护下得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利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乃至政府官员的政绩都得到保证或维护,实质上却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其次,政府职能转变滞后,【b】许多主管部门仍然是把企业作为自己的附属物,不愿放权。这种政企同盟形成之后,又完全可能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藐视消费者的利益,置他们的合法权利于不顾。(3)法制不健全,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地方保护主义不但危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信誉;导致了市场信号失真,致使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和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导致了政府腐败,破坏了社会法律政治制度。因此,必须加大对地方保护主义的①,②市场经济秩序;从③政府职能入手,加快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④《反垄断法》,构筑反限制竞争法律制度。
    下列理解不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地方利益是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的直接原因
    B法制不健全加剧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
    C要清醒地看待地方保护主义的利与弊
    D地方保护主义不但危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损害了地方政府的信誉


    答案: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
    A、B项观点在第一段有直接体现;
    C项错误,材料提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利”,但根据“表面上......实质上却......”可知,作者认为地方保护主义这种表面的“利”并不是真正的利,因此也就无所谓“利与弊”了;
    D项观点在最后一段首句有直接体现。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20题:

    以下不是制定《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目的的是()

    • A、规范环境违法案件行政拘留的实施
    • B、监督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 C、保证环境违法案件行政拘留的实施
    • D、保障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派驻地方的土地督察机构,可改变但不取代地方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土地管理职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判断题
    旅游企业微观环境主要是指旅游企业本身及其各职能部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不是制定《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目的的是()
    A

    规范环境违法案件行政拘留的实施

    B

    监督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C

    保证环境违法案件行政拘留的实施

    D

    保障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