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审判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把无罪者判为有罪,否定性误判是把有罪者判
为无罪。肯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是否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足够好,就看它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加强法学家的观点?
A.错放,只是放过了坏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B.宁可错判,不可错放,是“左”的思想在司法界的反映。
C.错放所造成的损失,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一般是无法弥补的。
D.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第1题: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A、有罪
B、无罪
C、有罪或者无罪
D、违法
第2题:
在司法审判中,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者判为有罪,就是所谓的错判;否定性误判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就是所谓的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是否足够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 )
A.各个法院的办案正确率普遍有明显的提高
B.错放,只是放过了坏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C.错放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可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
D.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第3题:
使用验电笔验电时,手指必须触及笔尾的金属体,否则带电体也会误判为非带电体。
A对
B错
第4题:
“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第5题:
徇私枉法罪中的“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包括()。
第6题:
B亚型血很易误判为()型。
第7题:
使用验电笔验电时,手指必须触及笔尾的金属体,否则带电体也会误判为非带电体。
第8题:
与“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第9题: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某甲或某乙有罪
某甲或某乙无罪
第10题: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第11题: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第12题:
第13题:
在司法审判中,所谓肯定性误判是指把无罪者判为有罪,否定性误判是指把有罪者判为无罪。肯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判,否定性误判就是所谓的错放。而司法公正的根本原则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某法学家认为,目前,衡量一个法院在办案中是否对司法公正的原则贯彻得足够的好,就看它的肯定性误判率是否足够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支持上述法学家的观点?( )
A.错放,只是放过了坏人;错判,则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B.宁可错判,不可错放,是“左”的思想在司法界的反映
C.错放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可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
D.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第14题:
第15题:
无理由U型车误判为有理由,则前一条流水要做销票,然后用“卡不可读”再重做一遍流水。
第16题:
云人死了,有罪者入地狱受报,无罪者就往生,但每闻人说,在某处睇见某鬼,在某处盼见某鬼,此从何而有?
第17题:
将应判为不合格的交验批被错判为合格批,这种错误判断为()。
第18题:
误废是把尺寸超出规定尺寸极限的废品误判为合格品而接收。
第19题:
当接收到的信息序列中,出现同步字相同的码序列时,在对同步字检测时会把他误判为同步字,称为()。
第20题: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各种证据。
第21题:
第一类错误判断
第二类错误判断
承包人风险
用户的风险
第三方风险
第22题:
刑事程序法定
司法独立
无罪推定
有效辩护
第23题:
有罪、犯罪情节重
无罪、犯罪情节轻
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
有罪或者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