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121~125 题。经国家统计局核准,2006年某省生产总值6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11753元,比上年增长11.3%。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全年第一产业完成产值69.60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十五”末2005年的12.0∶48.7∶39.3转变为10.9∶51.6∶37.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7%、33.8

题目

四、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121~125 题。

经国家统计局核准,2006年某省生产总值6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11753元,比上年增长11.3%。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全年第一产业完成产值69.60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十五”末2005年的12.0∶48.7∶39.3转变为10.9∶51.6∶37.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7%、33.8%。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城乡分: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22.78亿元,增长16.3%;县及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57.33亿元,增长4.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45.96亿元,增长10.5%;住宿餐饮业30.29亿元,增长24.1%;其它行业3.86亿元,下降2.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37.22亿元,增长19.1%(批发企业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年零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统称为限额以上企业);其中,汽车类零售额4.68亿元,增长6.5倍;石油及制品类12.41亿元,下降7.7%;文化办公用品类0.32亿元,增长1.1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90亿元,增长43.6%;食品、饮料、烟酒类8.51亿元,增长39.9%。

第 121 题 2005年该省人口约有( )万。

A.541.06

B.5410.63

C.547.17

D.5422.74


相似考题
更多“四、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 121~125 题。 经国家统计局核准,2006年某省生产总值641.05亿元,比上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 121~125 题。

    据初步统计,2004年西部地区(不含西藏,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76.3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25.3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l2175.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75.93亿元。200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8%,高于全国增速3.3个百分点;各省区市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超过l0%,增幅最低的甘肃也达到l0.9%。2004年西部地区GDP总量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四川、广西、云南和陕西,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56.01亿元、3320.00亿元、2959.48亿元和2883.51亿元,排序与上年相同;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712.08亿元,取代重庆而排在西部第五位。从经济增长速度看,2004年内蒙古以19.4%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高居西部首位;陕西经济增长12.9%,由上年的第6位跃居西部第二;四川增长l2.7%,由上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青海增长l2.3%,居第四位;重庆增长12.2%,位次与上年相同;广西增长11.8%,位居第六,比上年提高了两位。

    第 121 题 西部地区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Page}亿元。

    A.27376.33

    B.5325.38

    C.12175.02

    D.9875.93


    正确答案:C
    由第一段第二行“第二产业增加值12175.02亿元”一句可知,西部地区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l2175.02亿元。

  • 第2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21~125 题。

    第 121 题 2008年民政事业基本建设投资以( )投资为主。


    正确答案:C
    2008年民政事业基本建设投资中,收养性单位投资30.4亿元,在这几种投资中数额最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3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21~125 题。

    第 121 题 2007年我国出版的课本中,新出版的大专及以上课本种数占所有课本种数的比例为( )。


    正确答案:D
    2007年我国出版的课本中,新出版的大专及以上.果本种数占所有课本种数的比例为:13571÷53997×100%≈25.1%,故而选D。

  • 第4题:

    四、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21~125题。

    经国家统计局核准,2006年某省生产总值6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11753元,比上年增长11.3%。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全年第一产业完成产值69.60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十五”末2005年的12.0∶48.7∶39.3转变为10.9∶51.6∶37.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7%、33.8%。

    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城乡分: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22.78亿元,增长16.3%;县及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57.33亿元,增长4.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45.96亿元,增长10.5%;住宿餐饮业30.29亿元,增长24.1%;其它行业3.86亿元,下降2.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37.22亿元,增长19.1%(批发企业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年零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统称为限额以上企业);其中,汽车类零售额4.68亿元,增长6.5倍;石油及制品类12.41亿元,下降7.7%;文化办公用品类0.32亿元,增长1.1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90亿元,增长43.6%;食品、饮料、烟酒类8.51亿元,增长39.9%。

    121.2005年该省人口约有()万。

    A. 541.06

    B. 5410.63

    C. 547.17

    D. 5422.74


    正确答案:A
    121.A[解析]
    2005年该省生产总值为:641.05/(1+12.2%)≈571.35(亿元)
    2005年该省人均生产总值为:11753/(1+11.3%)≈10559.75(元)
    2005年该省人口约为:571.35×108/10559.75=541.09×104(人)≈541.06(万人)
    选项A最接近,故选之。

  • 第5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21~124 题:

    第 121 题 氨茶碱


    正确答案:E

  • 第6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一125题。


    从1981年到2005年,A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六五”时期
    B. “八五”时期
    C. “九五”时期
    D. “十五”时期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观察第二张图可知,“八五”时期的年均增长率最高,为18.4%,故答案为B。

  • 第7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一125题。


    从1979年到2007年,A省生产总值总量为( )

    A. 50543.75亿元
    B. 67146.25亿元
    C. 67407.05亿元
    D. 68512.25亿元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观察第一张图,便可知只须将图中各年份数值相加即可得出结果,列出算式为161.17+708.73+1865.67+6258.04+15693.79+25856.35+16863.3=67407.05亿元。故答案为C。

  • 第8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一125题。


    已知A省2007年生产总值为9075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率不变,在2008年可实现的生产总值为( )

    A. 10113.16亿元
    B. 10397.21亿元
    C. 10436.25亿元
    D. 11078.65亿元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2008年可实现的生产总值为9075×(1+15%)=10436.25亿元,故答案为C。

  • 第9题:

    根据下列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回答71-73三题。



    生产总值Y的金额为(  )亿元。查看材料

    A.25.2
    B.24.8
    C.33.0
    D.19.2

    答案:C
    解析:
    济生产活动成果。其中,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最终増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出。故生产总值Y=18+(4-0.1)+7+4.1=33(亿元)
    考点:国内生产总值

  • 第10题:

    根据下列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回答73-75题。

    生产总值Y,的金额为( )亿元。

    A.25.2
    B.24.8
    C.33.0
    D.19.2

    答案:C
    解析: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其中,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人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最终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出。故生产总值Y=18+(4-0.1)+7+4.1=33.0(亿元)。

  • 第11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73-75题
    根据下列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回答以下三题。

    75社会总投资,的金额为(  )亿元。

    A.26
    B.34
    C.12
    D.14

    答案:D
    解析: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消费、资本形成、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故社会总投资,的金额=33-21-(10-12)=14(亿元)。

  • 第12题:

    不定项题
    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公报运用许多重要指标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请根据以下提示的公报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500亿元,比上年增长9.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8%。R&D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反映了(    )。
    A

    科技研发强度

    B

    科技经费投入强度

    C

    科技发展水平

    D

    科技创新能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21~125 题:

    A.鲜地黄

    B.生地黄

    C.熟地黄

    D.生地炭

    E.熟地炭

    第 121 题 补血止血宜用( )。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21~125 题。

    第 121 题 相比2006年,2008年公共关系服务市场构成中(假设该调查中耐用消费不包括汽车),所占份额增加值最多的是( )。


    正确答案:C
    每个饼图中虽然只给出五种业务的市场份额占有率,但这五种是排名前五位的。耐用消费2008年的市场份额跌出前五位,所以是下降的;医疗保健的市场份额由6%增加到了8%,增加了2%;汽车市场的份额2008年勾15%,虽然不知道其2006年的市场份额,但确定其不会高于第五名的6%,故至少增加了9%,而2008年前五名以外的每个行业所占市场份额都不会超过7%,所以其增加值也不会超过7%,故汽车市场的份额增加值最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 第15题:

    根据下面文字资料回答第 121~125 题。

    CCID预测,2005年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市场规模为15.3亿元,比2004年增长51.5%。其中中小学家庭教育软件市场规模为1.3亿元,比2004年增长8%,校园网市场规模为14亿元,比2004年增长57.3 %。

    第 121 题 2004年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市场规模为( )亿元。

    A.15.3

    B.15.7

    C.10.1

    D.9.7


    正确答案:C
    2004年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市场规模为亿,故C为正确答案。

  • 第16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25~126 题。

    第 125 题 手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 )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已知某省的国内生产总值表,如表2-1所示。

    表2-1 单位:亿元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91~95 题:

    第 91 题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 )亿元。


    正确答案:B
    用生产法计算:GDP=总产出-中间消耗=13800-6200=7600(亿元)。

  • 第18题:

    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196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5.5%。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2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5023亿元。

    下列哪一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成产总值的比重同比增幅最大?

    A. 2002年
    B.2004年
    C. 2006年
    D.2008年

    答案:A
    解析:
    根据斜率公式的意义知道,只需比较2001-2002年,2003-2004年,2005-2006年,2007-200S年这四条直线的斜率即可,200S年是负增长,首先排除D项,通过图形可知2001-2002年斜率最大,因此选择A项。

  • 第19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21一125题。


    A省“十五”时期的生产总值比“六五”时期增加了( )

    A. 33.48倍
    B. 35.48倍
    C. 36.48倍
    D. 37.24倍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列出算式为(25856.35-708.73)÷708.73≈35.48倍,故答案为B。

  • 第20题:

    根据下列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回答以下三题。

    生产总值Y的金额为(  )亿元。 查看材料

    A.25.2
    B.24.8
    C.33.0
    D.19.2

    答案:C
    解析: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其中,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最终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出。故生产总值Y=18+(4-0.1)+7+4.1=33.0(亿元)。

  • 第21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73-75题
    根据下列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回答以下三题。

    73生产总值Y的金额为(  )亿元。

    A.25.2
    B.24.8
    C.33.0
    D.19.2

    答案:C
    解析: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其中,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最终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出。故生产总值Y=18+(4-0.1)+7+4.1=33.0(亿元)。

  • 第22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73-75题
    根据下列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回答以下三题。

    74中间投入W的金额为(  )亿元。

    A.42
    B.68
    C.108
    D.64

    答案:A
    解析:
    生产法是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方法。核算公式为: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故中间投入W=总产出-增加值=75-33=42(亿元)。

  • 第23题:

    2012年按支出法核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29238.4亿元,其中,居民消费190423.8亿元,政府消费71409.1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52773.2亿元。2012年末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不包括()。

    • A、生产法
    • B、收入法
    • C、产品法
    • D、支出法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