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经行政复议,都不能提起行政诉讼B.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相对人不能再对所诉行政行为提请行政复议C.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样,原则上进行开庭审查D.公务员对行政处分不服的,也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题目

下列关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经行政复议,都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B.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相对人不能再对所诉行政行为提请行政复议

C.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样,原则上进行开庭审查

D.公务员对行政处分不服的,也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A项错误,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1条的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C项错误,行政争议中许多问题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于司法机关是一个障碍,需要通过开庭审查和广泛地调查取证才能澄清,而对于行政复议行政中复议机关来讲则不是很大的困难。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往往不需要进行开庭审理,就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基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得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进行行政复议,是很方便有效的制度。D项错误,行政复议法将国家公务员对行政处分和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排除在复议范围之外。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直接提出申诉,因此,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不需要通过行政复议的途径解决。《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B项正确,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相对人不能再对所诉行政行为提请行政复议。
更多“下列关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行政诉讼的范围和行政复议范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也一定能提起复议

    B.能提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也一定能提起行政诉讼

    C.有些案件只能提起行政诉讼,有些案件只能提起行政复议

    D.两者的范围是相同的


    正确答案:A

  • 第2题:

    下列哪一选项是关于具体行政行为拘束力的正确理解?( )。

    ①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不再争议性,相对人不得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②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③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④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正确答案:C
    行政行为的效力一般包括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生效,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必须遵守,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成员都必须予以遵守的效力。①是确定力,④是执行力的表现。故选C。

  • 第3题:

    下列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

    A.相对人不得擅自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C.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D.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正确答案:AB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并发生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不得任意改变或者撤销。

  • 第4题:

    下列关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经行政复议,都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B. 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相对人不能再对所诉行政行为提请行政复议

    C.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样,原则上进行开庭审查

    D. 公务员对行政处分不服的,也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正确答案:B
    97. B[解析] A项错误,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1条的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C项错误,行政争议中许多问题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于司法机关是一个障碍,需要通过开庭审查和广泛地调查取证才能澄清,而对于行政复议行政中复议机关来讲则不是很大的困难。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往往不需要进行开庭审理,就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基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得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进行行政复议,是很方便有效的制度。D项错误,行政复议法将国家公务员对行政处分和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排除在复议范围之外。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按照规定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30日内直接提出申诉,因此,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不需要通过行政复议的途径解决。《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B项正确,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相对人不能再对所诉行政行为提请行政复议。

  • 第5题:

    下列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相对人不得擅自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C.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D.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正确答案:CD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并发生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不得任意改变或者撤销。

  • 第6题:

    下列哪一选项是关于具体行政行为拘束力的正确理解?①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不再争议性,相对人不得改变具体行政行为②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③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④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行政行为的效力一般包括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①是确定力、④是执行力的表现。②、③是拘束力的表现,所以C正确,应当选。

  • 第7题: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行政复议是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确认是具体行政行为
    C.阶段性行政行为都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D.行政指导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答案:C
    解析:
    阶段性行政行为是指为最终作出权利义务安排进行的程序性、准备性工作的行为。阶段性行政行为一般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因为它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没有影响。但是部分阶段性行政行为虽然只是程序行为,但如果此程序行为实际上巳经影响到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则具有了具体行政行为的特质。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仅就行政许可过程中的告知补正申请材料、听证等通知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导致许可程序对上述主体事实上终止的除外。因此,C选项错误,当选。

  • 第8题:

    以下关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者之间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B.行政复议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
    C.行政诉讼可以审查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D.行政诉讼后不服的,不能再申请行政复议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370 / 2019版教材P369
    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査对象, 但可应当事人的申请, 依法附带审查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行政机关相关规定( 即抽象行政行为) 的合法性, 而行政诉讼只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行政复议不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也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性, 行政诉讼只审査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 第9题:

    下列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 A、相对人不得擅自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 B、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 C、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 D、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正确答案:A,B

  • 第10题:

    多选题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都是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其权益所可能采取的救济手段,以下关于两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一些情况下提出行政复议后,如果不服,相对人可以再提起诉讼

    B

    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为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未提出复议而直接提出诉讼,人民法院亦可受理

    C

    对某些行政复议,由于属于终局裁定,因而相对人不能再提出诉讼

    D

    行政行为相对人选择行政复议,有时即排除了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 D,B
    解析: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①选择关系,即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复议之后仍可提起诉讼;②必经关系,即要想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③复议终局,即行政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当事人无法再提出诉讼;④选择兼终局关系,即当事人可以选择复议或诉讼,但一旦选择复议后就不能再提起诉讼。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行政复议,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B

    行政复议是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的行为

    C

    行政复议只能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

    D

    行政复议是由行政相对人启动的

    E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自我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


    正确答案: A,B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
    A

    相对人不得擅自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B

    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C

    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D

    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正确答案: B,A
    解析: 考查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并发生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不得任意改变或者撤销。

  • 第13题:

    关于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B.行政复议是所有行政诉讼的法定必须程序

    C.凡能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争议,相对人都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D.相对人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茬法定复议期限内仍可提起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下列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经行政复议,都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B.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相对人不能再对所诉行政行为提请行政复议

    C.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样,原则上进行开庭审查

    D.公务员对行政处分不服的,也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错误,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1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C项错误,行政复议中许多问题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于司法机关是一个障碍,需要通过开庭审查和广泛地调查取证才能澄清,而对于行政复议机关来讲则不是很大的困难。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往往不需要进行开庭审理,就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基于的事实和合适的法律,得出正确是非判断。因此,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进行,是一种很方便有效的制度。D项错误,行政复议将国家公务员对行政处分和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排除在复议范围之外。《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通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B项正确,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相对人不能再对所诉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

  • 第15题:

    关于我国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复议可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B.行政复议可对作为被申请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效力低于规章的抽象行政行为提起附带审查

    C.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完全衔接

    D.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小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第 84 题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都是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其权益所可能采取的救济手段,以下关于两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一些情况下提出行政复议后,如果不服,相对人可以再提起诉讼

    B.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为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未提出复议而直接提出诉讼,人民法院亦可受理

    C.对某些行政复议,由于属于终局裁定,因而相对人不能再提出诉讼

    D.行政行为相对人选择行政复议,有时即排除了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ACD
    本题考查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两者在程序上的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1)选择关系,即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复议之后仍可提起诉讼;(2)必经关系,即要想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3)、复议终局,即行政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当事人无法再提出诉讼;(4)选择兼终局关系,即当事人可以选择复议或诉讼,但一旦选择复议后就不能再提起诉讼。据此可以确定本题ACD项为正确选项。

  • 第17题:

    下列关于行政行为确定力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相对人不得任意擅自改变行政行为
    ②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行政行为
    ③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④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并发生效力后,非经法定程序,该行政行为不得被任意撤销或者变更。本题中,③是行政行为拘束力的表现,④则是行政行为公定力的体现。

  • 第18题:

    下列关于行政行为拘束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不再争议性,相对人不得改变具体行政行为
    B: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D: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答案:B,D
    解析:
    具体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行政机关和对方当事人都必须遵守,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成员必须予以尊重的效力。对于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不但对方当事人应当接受并履行义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更改,而且其他国家机关也不得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再次受理和处理该同一案件,其他社会成员也不得对同一案件进行随意的干预。据此,B、D选项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拘束力的含义,选项A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确定力的含义,选项C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力的含义。

  • 第19题:

    下列哪些选项是关于具体行政行为拘束力的正确理解?①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不再争议性,相对人不得改变具体行政行为②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③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④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具体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从积极方面来强调的行政行为的效力:要求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要积极履行行政行为来规定的法律义务,而做出该行为的行政机关则要积极维护这样一种行政法秩序,不得随意改变。

  • 第20题: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都是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其权益所可能采取的救济手段,以下关于两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一些情况下提出行政复议后,如果不服,相对人可以再提起诉讼
    • B、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为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未提出复议而直接提出诉讼,人民法院亦可受理
    • C、对某些行政复议,由于属于终局裁定,因而相对人不能再提出诉讼
    • D、行政行为相对人选择行政复议,有时即排除了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都是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其权益所可能采取的救济手段,以下关于两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一些情况下提出行政复议后如果不服可以再提起诉讼
    • B、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为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未提出复议而直接提出诉讼,人民法院亦可受理
    • C、对某些行政复议,由于属于终局裁定,因而不能再提出诉讼
    • D、行政行为相对人选择行政复议有时即排除了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A,C,D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行政复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行政复议的一项制度是行政复议不停止执行

    B

    行政复议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

    C

    行政复议由行政相对人启动

    D

    行政复议以书面复议为基本方式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都是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其权益所可能采取的救济手段,以下关于两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

    一些情况下提出行政复议后,如果不服,相对人可以再提起诉讼

    B

    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复议为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未提出复议而直接提出诉讼,人民法院亦可受理

    C

    对某些行政复议,由于属于终局裁定,因而相对人不能再提出诉讼

    D

    行政行为相对人选择行政复议,有时即排除了行政诉讼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本题考查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两者在程序上的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1)选择关系,即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复议之后仍可提起诉讼;(2)必经关系,即要想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3)复议终局,即行政复议决定为终局决定,当事人无法再提出诉讼;(4)选择兼终局关系,即当事人可以选择复议或诉讼,但一旦选择复议后就不能再提起诉讼。据此可以确定本题ACD项为正确选项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选项是关于具体行政行为拘束力的正确理解?(  )[2006年真题]①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不再争议性,相对人不得改变具体行政行为②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③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具体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④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一般包括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第①项,行政主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改变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也与具体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有一定的关系,但确定力更强调的是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和不可争议性。第②、③项,具体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多方面的,它意味着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行政机关和当事人及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成员都应当尊重其效力,当事人要履行该行为确定的义务,行政机关也不随意更改该行为。第④项,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更多是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力的表现。因此,②和③是对具体行政行为拘束力的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