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有着“文以载道”的传统。如果把文学所载之“道”作广义理解,不要将其看作“政治之道”,而是将其看作“为人之道”和“良知之道”,那么,这一传统是有积极意义的,符合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命题。然而,现今的作家们,抱着这种崇高理念而创作的人不多见了,而抱着一种投机心理期冀侥幸成功的则大有人在。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不可写政治
B.不少作家侥幸成功
C.今天“文以载道”已经是个过时的命题
D.大多数作家没有继承“文以载道”的传统
第1题:
A、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
B、作家更重视国家人民的群体利益
C、唐宋古文运动是在文以载道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D、使得文学完全成为政治的附庸
第2题:
在小说结构上,李劼人继承中国文学的传统,同时又借鉴法国作家____的多卷本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结构方式。
第3题:
某些作家是大学医学系的毕业生。因此,某些大学医学系的毕业生是对文学很有研究的人。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则能够保证上述论断的正确?
A.某些作家专攻文学的某一领域,对文学没有太多的研究。
B.某些对文学很有研究的作家不是大学医学系毕业的。
C.所有对文学很有研究的人都是作家。
D.所有的作家都是对文学很有研究的人。
第4题:
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关系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下列属于这种探讨的是()
A净化说
B发愤着书
C不平则鸣
D穷而后工
E文以载道
第5题:
初唐时期主张恢复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文学传统的作家是谁?
第6题:
在小说结构上,()继承中国文学的传统,同时又借鉴法国作家左拉多卷本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结构方式。
第7题:
如何评价“文以载道”“寓教于乐”的文学观念?
第8题:
在小说结构上,李劼人继承中国文学的传统,同时又借鉴法国作家()多卷本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结构方式。
第9题:
制约和规范作家创作活动的因素是()
第10题:
京派作家赓续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倡导的()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向,承袭了()的传统而将其推向前进。
第11题:
第12题:
作为主体的作家
作为客体的生活
文学的重要因素情感
历史与传统
第13题:
A、孔子
B、韩愈
C、周敦颐
D、朱熹
第14题:
:中国文学有着“文以载道”的传统。如果把文学所载之“道”作广义理解,不要将其看作“政治之道”,而是将其看作“为人之道”和“良知之道”,那么,这一传统是有积极意义的,符合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命题。然而,现今的作家们,抱着这种崇高理念而创作的人不多见了,而抱着一种投机心理期冀侥幸成功的则大有人在。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不可写政治
B.不少作家侥幸成功
C.今天“文以载道”已经是个过时的命题
D.大多数作家没有继承“文以载道”的传统
第15题:
第16题:
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种“人化”的过程,作家是为了“人化”而“人化”,是为了教育人。
第17题:
()是我国第一个认真学习民间文学,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发扬了我国民间文学传统的伟大作家。
第18题:
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人生经验的一种遇合,而这种遇合关系的建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第19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文”与“道”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第20题:
“文学寻根”的提出,和当时传统文学思潮的回归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第21题:
曾在《作家》杂志上率先发表《文学的“根”》一文,声称“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心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的是阿城。
第22题:
“文以载道”这一艺术命题的提出者是()。
第23题:
作家的人生经验、心理特征和创作个性等主观因素
作家置身于其中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语境
业已存在的文学传统
业已存在的文学的各种惯例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