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相对数是两个不同性质但又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比值,用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根据以上定义,以下描述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 ( )
A.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
B.2007年,某地区城镇在职职工的人均月收入工资为1800元
C.美国与中国的人均GDP之比约为20:1
D.2008年1月某地区劳动生产率为3000元/人
第1题:
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内聚性是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P指标,【 】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
第2题:
强度相对数是两个不同性质但又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比值,用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综合指标。
根据以上定义,以下描述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 )。
A.200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
B.2007年,某地区城镇在职职工的人均月工资为l800元
C.美国与中国的人均GDP之比约为20:1
D.2008年1月某地区劳动生产率为3000元/人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反映总体各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协调平衡状况的综合指标是()
第6题:
有关强度相对指标的正确论述有()。
第7题:
关于采购需求预测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相对程度分析法中对各类指标描述恰当的有()
第8题:
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属于两个不同,总体的有()
第9题:
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
第10题:
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个错误的是()
第11题:
内在
外在
普遍
第12题:
计算相对数时要求分母足够大
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率与构成比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可以互用
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和构成比
第13题:
是同一总体中各部分之间同一种指标比值,用以说明总体之中各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有比例失调问题。
A.比例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度相对指标
第14题:
有关强度相对指标的正确论述有( )。
A.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
B.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C.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
D.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紧密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
E.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
第15题:
第16题:
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但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之间又有着()的联系。
第17题:
()是指两个有联系的总体总量数值对比的结果。
第18题: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取自两个不同性质的总体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综合指标。()
第19题:
强度相对数的正指标数值越大,表示现象的强度和密度越()
第20题:
反映现象之间储结构性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称为()。
第21题:
()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数值之间对比的比值,也就是用抽象化了的数值来表示两个指标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22题:
关于各类相对指标叙述正确的是()。
第23题:
比例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比较相对指标,是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可以说明同类对象在不同地区的相似程度
结构相对指标用来表明总体内部的构成比例
强度相对指标,它反映两个性质不同,但是又关系密切相关的总量指标相对比,用来说明现象的强度等
第24题:
结构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
比较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