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在刑法分则八类犯罪中排在最后,这是由危害性大小决定的。 ( )
参考答案:错误
第1题:
刑法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就是根据行为人犯罪的(),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
A.事实
B.情节
C.性质
D.社会危害性大小
E.主观动机
第2题:
A.过失罪
B.故意犯罪
C.渎职罪
第3题:
刑法的体系是指( )。
A.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B.刑法的总则和分则
C.犯罪论与刑罚论
D.刑法的总则,分则,附则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刑法分则对10大类犯罪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以各类犯罪的危害程度大小为序。
第7题:
刑法分则关于十大类犯罪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
第8题:
我国刑法分则规范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依据,主要是()
第9题:
犯罪主体
犯罪对象
同类客体
各类各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第10题:
犯罪的同类客体
犯罪的一般客体
犯罪的复杂客体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一般客体。
第14题:
渎职罪在刑法分则10类犯罪中排在最后,这是由危害性大小决定的。 ( )
第15题: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第16题:
第17题:
《刑法》分则规定了哪10类犯罪?
第18题:
刑法的罪刑相适应原则,就是根据行为人犯罪的(),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
第19题:
刑法分则对十大类犯罪排列顺序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
第20题:
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第21题:
事实
情节
性质
社会危害性大小
主观动机
第22题:
《刑法》分则特别规定可以由单位实施的犯罪,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
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也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刑法分则中虽然没有进行规定,但是只要符合单位犯罪的条件,就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仅仅为单位个别或少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的,也可以构成单位犯罪
第23题:
犯罪的同类客体
犯罪的一般客体
犯罪的复杂客体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