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李某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同年10月李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可以对李某人大代表提出罢免要求的是 ( )A.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联名B.原选区的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C.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题目

2005年李某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同年10月李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可以对李某人大代表提出罢免要求的是 ( )

A.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联名

B.原选区的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

C.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79.B【解析】对于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五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更多“2005年李某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同年10月李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可以对李某人大代表提出罢免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县人民检察院报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8年4月6日以贪污、受贿嫌疑将县人大代表李某逮捕,同月26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5月20日县人民法院对李某作出一年管制的判决。李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于同年7月2日作出撤销原判、宣告李某无罪的终审判决。2010年5月10日李某以对其错误逮捕、判决为由,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请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参与刑事诉讼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费共计8000元,并要求为其恢复名誉。

    问:(1)李某是否超过赔偿请求期限?

    (2)李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否正确?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谁?

    (3)李某的赔偿请求是否都能得到实现?

    (4)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方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李某未超过赔偿请求期限。《国家赔偿法》第3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与县人民法院违法行为的确认依据是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时间是2008年7月2日,从这一天算起二年内李某均有权提出赔偿请求。
    (2)李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
    首先,本案中,县人民检察院和县人民法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国家赔偿法》第21条第3款规定: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第4款规定:"二审改判无罪以及二审发回重审后作无罪处理的,作出一审有罪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本案中,作出一审判决的是县人民法院,作出逮捕决定的是县人民检察院,因此他们应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其次,李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正确的。《国家赔偿法》第10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
    因此县人民法院对李某的请求应当先予赔偿。
    (3)李某的赔偿请求不能全部实现。《国家赔偿法》主要是对当事人的直接损害、物质损害给予赔偿。因此,对李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费不予支持。
    (4)关于赔偿方式,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2条和第35条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第二,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有本法第3条或者第17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本案中,应采用以支付赔偿金为主,并为李某恢复名誉的赔偿方式。

  • 第2题:

    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贩卖毒品被侦查机关逮捕,李某希望委托辩护人,下列哪一人员可以被委托担任李某的辩护人?
    A.李某的姐姐,某中院法官
    B.李某的好朋友,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C.李某的儿子,16岁,法律专业在校大学生
    D.李某的好朋友,某区法院人民陪审员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李某系香港人,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甲公安局刑事拘留。李某聘请王某担任其律师,王某提出会见李某,则()

    • A、甲公安局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会见
    • B、王某会见在李某需要聘请翻译人员的,应当经甲公安局准许
    • C、会见时,甲公安局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派员在场
    • D、甲公安局以案情重大为由拒绝王某会见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2005年李某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同年10月李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可以对李某人大代表提出罢免要求的是:()。

    • A、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联名
    • B、原选区的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
    • C、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 D、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李某因涉嫌犯罪被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其又违反了应当遵守的规定,需要对其予以逮捕,此时,公安机关可以对李某先行拘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甲县公安机关民警在逮捕李某后,发现其是本县人大代表,于是立即将此情况向批捕的人民检察院报告,随后将李某释放。()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犯罪嫌疑人李某涉嫌诈骗罪,M县公安局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张某提供保证人。()不能作为保证人。

    • A、李某的大哥,现为M县检察院工作人员
    • B、李某的二哥,现因涉嫌盗窃罪被监视居住
    • C、李某的弟弟,现为某小学一年级在校学生
    • D、李某的姐姐,现为M县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正确答案:B,C

  • 第8题:

    李某因涉嫌抢劫罪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刘某要求会见李某,因李某的同伙王某在逃,县公安局认为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便以此为由不批准律师刘某的会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李某因盗窃被判处管制。因为管制刑本身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所以对李某可以适用缓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李某是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2000年因犯受贿罪被检察院逮捕。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拟罢免其全国人大代表资格。如果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有代表400人,则提出对李某的罢免案,至少需要有下列哪一项代表数的联名?()

    • A、40名
    • B、200名
    • C、50名
    • D、30名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判断题
    李某因涉嫌抢劫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刘某要求会见李某,因李某的同伙王某在逃,县公安局认为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便以此为由不批准律师刘某会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李某,在当选该县人大代表后迁入乙县,他()
    A

    享有甲县人大代表资格至期满

    B

    自然转入乙县人大代表

    C

    按正常手续转入乙县人大代表

    D

    被中止甲县人大代表资格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 )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A.李某的已经成年的儿子
    B.李某的舅舅
    C.李某的父亲
    D.李某的律师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人员范围。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李某的舅舅”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 第14题:

    张某赌博输了5万元钱,与李某商量能否去盗窃单位汽车卖点钱,李某告诉张某,城西加油站晚上就一个人值班,有大量现金,并提供了作案工具叫张某去抢劫,张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李某。张、李二人的行为属于()。

    • A、张某、李某均属于犯罪预备
    • B、张某不构成犯罪,李某属于犯罪预备
    • C、张某属于犯罪中止,李某属于犯罪预备
    • D、张某属于犯罪预备,李某属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李某因涉嫌抢劫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刘某要求会见李某,因李某的同伙王某在逃,县公安局认为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便以此为由不批准律师刘某会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甲县公安机关在对李某执行拘传时,发现李某是该县人大代表,于是在执行后及时将情况向本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民警王某、朱某在对李某执行该县公安局监视居住的决定后,发现李某是本县人大代表,于是报告该县公安机关,并立即解除了对李某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某医院医生李某因涉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传唤,在讯问中,李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构成自首,可以从轻处罚
    • B、李某的行为构成自首,应当从轻处罚
    • C、李某的行为是坦白,可以从轻处罚
    • D、李某的行为是坦白,应当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A,B,D

  • 第19题:

    某县人大代表李某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在其住处执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监视居住前,公安机关应当书面报告该人大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B、李某在监视居住期间与律师甲见面,商谈拟委托律师甲作为辩护人事宜,无须经过执行机关批准
    • C、对李某监视居住的执行,由李某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执行,必要时,也可以由办案部门负责执行
    • D、李某在监视居住期间与共同生活的家人会见,无须经过执行机关批准

    正确答案:C,D

  • 第20题:

    李某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李某不能行使选举权。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犯罪嫌疑人李某涉嫌诈骗罪,M县公安局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李某提供保证人。()不能作为保证人。

    • A、李某的弟弟,现为某小学一年级在校学生
    • B、李某的大哥,现为M县检察院工作人员
    • C、李某的姐姐,现为M县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 D、李某的二哥,现因涉嫌盗窃罪被监视居住

    正确答案:A,D

  • 第22题:

    蔡某(男)和李某(女)有通奸关系,蔡某和李某商量将李某的丈夫毒死,蔡某将买来的毒鼠强交给李某,让李某趁其丈夫吃饭时投放,后来李某后悔,将此事告发。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蔡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 B、蔡某、李某不构成犯罪
    • C、蔡某构成犯罪预备,李某构成犯罪中止
    • D、对蔡某应定故意杀人罪,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李某定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C,D

  • 第23题:

    多选题
    蔡某(男)和李某(女)有通奸关系,蔡某和李某商量将李某的丈夫毒死,蔡某将买来的毒鼠强交给李某,让李某趁其丈夫吃饭时投放,后来李某后悔,将此事告发。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蔡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B

    蔡某、李某不构成犯罪

    C

    蔡某构成犯罪预备,李某构成犯罪中止

    D

    对蔡某应定故意杀人罪,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李某定故意杀人罪,但应当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蔡某和李某有共同的杀人故意和杀人的预备行为,并且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因此,蔡某和李某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共犯但因为还没有开始实施杀人行为,李某自己主动放弃了犯罪,李某构成犯罪中止;
    蔡某因为李某主动放弃犯罪这一意志以外的因素,而使自己的犯罪行为停留在预备阶段,构成了犯罪预备根据对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的处罚规定,选项D也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