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说,以东周元年为起点,加上西周积年就是克商之年。但是文献中提到西周积年绝对数字的,只有古本《竹书纪年》的257年和今本《竹书纪年》的281年。依古本《竹书纪年》之说,则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27年,可惜与《尚书》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大多不合。今本《竹书纪年》的年代体系袭自唐一行的《大衍历议》,不能作为先秦史料使用。文献学家研究了《左传》、《孟子》等文献,推断西周积年为290年左右。这段话谈论的中心意思是( )。A.指出求得武王克商之年的方法是,以东周元年为起点,加上西周的积年B.介绍到西周积年绝对数字

题目

:从理论上说,以东周元年为起点,加上西周积年就是克商之年。但是文献中提到西周积年绝对数字的,只有古本《竹书纪年》的257年和今本《竹书纪年》的281年。依古本《竹书纪年》之说,则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27年,可惜与《尚书》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大多不合。今本《竹书纪年》的年代体系袭自唐一行的《大衍历议》,不能作为先秦史料使用。文献学家研究了《左传》、《孟子》等文献,推断西周积年为290年左右。这段话谈论的中心意思是( )。

A.指出求得武王克商之年的方法是,以东周元年为起点,加上西周的积年

B.介绍到西周积年绝对数字的两个文献

C.说明今本《竹书纪年》不能作为先秦史料作用的原因

D.说明专家推断西周积年为290年左右


相似考题
更多“:从理论上说,以东周元年为起点,加上西周积年就是克商之年。但是文献中提到西周积年绝对数字 ”相关问题
  • 第1题:

    赎刑首次出现在哪个朝代()。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参考答案:C

  • 第2题:

    “以德配天”的法制指导思想是在( )王朝提出的。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答案:C
    解析:
    【详解】
    在商代达到顶峰的神权法思想,被西周统治者继承发展,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了夏代、商代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 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独有的神,而是天下各族所 共有的神;“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这一思想的提出,显然 是在为西周代商制造舆论,但同时也意味着神权的动摇。因而,西周统治者感到仅靠 神权已不足以维系其统治,还必须兼顾人事,重视民心向背。选项A不正确,从文献 记载来看,夏代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恭行天罚”、“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选 项B不正确,“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在商代发展到高峰,将实施刑罚说成是上帝的意志,是秉承神的旨意,代天行罚。选项D不正确,东周是西周以后的历史阶段,这个时候礼崩乐坏,西周确立的宗法秩序巳彻底崩溃。

  • 第3题:

    《诗经》中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西周晚期[东周]的作品之外,其余都是东周[西周晚期]的作品


    错误

  • 第4题:

    早在()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悬挂桃符和习俗

    A.商
    B.西周
    C.东周
    D.秦汉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夏商周考古”是指我国古代夏、商、西周、东周时期的考古。


    C